湿而热 连芩程 胃苓散加黄芩、黄连,热甚,去桂枝加葛根。

厥阴症 乌梅丸 方中甘、辛、苦、酸并用。甘以缓之,以是遂肝之志也。辛以散之,以是悦肝之神也。苦以降之,则逆上之火顺而下行矣。酸以收之,以还其曲直作酸之赋性,则率性而行所无事矣。故此丸为厥阴症之总剂。治此症除此丸外,皆不消苦药,恐苦从火化也。

归脾法 主二阳 《内经》云∶二阳之病发心脾,有不得隐曲,为女子不月。宜归脾汤。

凡发热 太阳观 太阳主身之表,小儿腠理未密,最易受邪。其症头痛、项强、发热、恶寒等小儿不能自明,唯发热一扪可见。

伤寒瘟疫第二十二

安胎法 寒热商 四物汤去川芎为主。热加黄芩、白术、续断,寒加艾叶、阿胶、杜仲、白术。大略胎气不安,虚寒者多。庸医以胎火二字惑人,误人无算。

甘麦汤 脏躁服 《金匮》云∶妇人脏躁,哀痛欲哭,象如神灵所作,数呵欠,甘麦大枣汤主之。

胃苓散 厥功宏 胃苓散暖脾、平胃、利水,为泄泻之要方。

伤寒病 极变迁 太阳主一身之表,司寒水之经。凡病自外来者,皆谓伤寒,非寒热之变也。变迁者,或三阳、或三阴、或寒化、或热化,及转属、归并之异。

参五脏 细量度 四饮犹未尽饮邪之为病也,凡五脏有偏虚之处,而饮留之。言脏不及腑者,腑属阳,在腑则行矣。《金匮》曰∶水在心,心下坚筑短气,恶水不欲饮。水在肺,吐涎沫欲饮水。水在脾,少气身重。水在肝,胁下支满,嚏而痛。水在肾,心下悸。

上虚甚 鹿茸餐 寸脉大,按之即散者,为上虚,宜鹿茸酒。鹿茸生于头,取其以类相从,且入督脉而通于脑。每用半两酒煎去滓,入麝香少量服。或用补中益气汤及 术膏之类。此症如钩藤、天麻、菊花之类,俱可为使。

庞杂至 气血伤 经来或早或迟不一者,气血虚而经乱也,宜前汤加人参、白术、黄 之类。

忽搐搦 痫病然 手足抽掣,猝倒无知,忽作忽止,病有间断,故名曰痫。

药到咽 效可卜 闽中诸医,因余用此数方奇效,每缮录于读本以后,亦医风之将转也。余日望之。

五苓散 加减斟 《别录》以此方加川楝子、木通、橘核、木香,通治诸疝。

即痘疹 此传心 痘为天赋之毒,伏于命门,因感外邪而发。初起时用桂枝汤等,从太阳以化其气,气化则毒不留,自无统统郁热诸症,何用服连翘、紫草、牛蒡、生地、犀角、石膏、芩、连诸药,乃至寒中变症乎?及报点已齐后,冀其浆满,易于结痂而愈,当求之太阴,用理中汤等补中宫土气,觉得成浆脱痂之本,亦不赖保元汤及鹿茸、人乳、糯米、桂圆之力也。若用毒药取浆,先损中宫土气,浆何由成?误人很多!此古今痘书所未言,唯张隐庵《侣山堂类辩》微露其机于言外,殆重其道而不敢轻泄欤?疹症视痘症稍轻,亦须知此法。

达原饮 昧其由 吴又可谓病在膜原,以达原饮为方,创异说以欺人,实昧其病由也。

四神服 勿纷更 四神丸加白术、人参、干姜、附子、茯苓、罂粟壳之类为丸,久服方效。

上窍通 下窍泄 如滴水之器,闭其上而倒悬之,点滴不能下也。去其上闭,而水自通。宜服补中益气汤,再服以手探吐。

香苏外 平胃临 香苏饮力量太薄,不能驱邪尽出,恐余邪之传变多端。平胃散为燥湿消导之剂,仲景从无燥药发汗之法。且外邪未去,更无先攻其内法。

推荐阅读: 名医     悍医     寒门枭士1     深空返航     厉少夫人又作妖了     一等枭妃:废材妖孽小姐     地窟:万族婚配,我能看见提示     重生为40后     重生之兵王归来     一枝梨花压海棠1     我的妖娆校花     恶魔直播间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