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 生姜(各三钱) 甘草 麻黄 细辛(各二钱) 附子(一钱) 大枣(三枚)水三杯,先煮麻黄至二杯,去沫,入诸药,煎八分,温服,日夜作三服。当汗出如虫行皮上即愈。

大黄 干姜 龙骨(各一两) 桂枝(一两五钱) 甘草 牡蛎(各一两) 寒水石 赤石脂 石膏滑石 紫石英 白石脂(各三两)上十二味,研末粗筛,用韦勃盛之。取三指,约六七钱。井花水一杯,煎七分,温服。

地黄饮子 治类中风肾虚火不归源,舌强不能言,足废不能行。类中风虚火治法。

药亦同防己黄 汤,但去术加桂、苓者,风水之湿在经络,近内;皮水之湿在皮肤,近外。故但以苓协桂,渗周身之湿,而不以术燥此中气也。不消姜、枣者,湿不在上焦之营卫,无取乎宣之也。

蒲灰(半斤) 滑石(一斤)为末。饮服方寸匕,日三服。

生乌头(二钱) 生南星(二钱) 生附子(三钱) 木香(五分) 生姜(五片)水二杯,煎七分。薛氏用人参一两,煎汤半杯调服。

十枣汤 治水饮作痛。峻剂,不成轻用。

柏叶(生用,三钱,无生者用干者二钱) 干姜(一钱) 艾叶(生用,二钱,如无生者,用干者一钱)水四杯,取马通二杯,煎一杯服。如无马通,以童便二杯,煎八分服。

防己黄 汤(《金匮》) 治风水,脉浮身重,汗出恶风。

栝蒌薤白白酒汤(《金匮》) 治胸痹喘气咳唾,胸背痛,寸沉迟,关上小紧。

小青龙汤方见《伤寒》。

水肿方

大黄 羌活 枳壳(各三钱)水二杯,煎八分服。

川椒(二钱,微炒出汗) 干姜(四钱) 人参(三钱)水二钟,煎一钟,去滓,入胶饴四钱,煎取八分,温服。如一炊顷,可食热粥半碗。

火线止汗,是治黄汗之正病法。此方令微汗,是治黄汗之变症法。

大腹皮(酒洗) 桑白皮(生,各三钱) 云苓皮(四钱) 陈皮(三钱) 生姜皮(一钱)水三杯,煎八分,温服。上肿,宜发汗,加紫苏叶、荆芥各二钱,防风一钱,杏仁一钱五分;下肿,宜利小便,加防己二钱,木通、赤小豆各一钱三分;喘而腹胀,加生莱菔子、杏仁各二钱;小便倒霉者,为阳水,加赤小豆、防己、地肤子;小便自利者,为阴水,加白术二钱,苍术、川椒各一钱五分;热,加海蛤三钱,知母一钱五分;寒,加附子、干姜各二钱,肉桂一钱;呕逆,加半夏、生姜各二钱;腹痛,加白芍一钱,桂枝一钱,炙甘草一钱。

清暑益气汤(东垣)炙 (一钱五分) 人参 白术 苍术 青皮 陈皮 麦冬 猪苓 黄柏(各五分) 干葛泽泻(各二钱) 神曲(八分) 炙草 五味(各三分) 升麻(三分) 归身(三分)加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,水二杯,煎七分服。

小续命汤(《令媛》) 中风总方。

愚按∶当是外敷法,然利湿热之剂,亦可内服外掺也。

苍术(一钱五分,炒) 白术 浓朴(各一钱五分) 桂枝(一钱) 陈皮 泽泻 猪苓(各一钱五分)炙草(七分) 茯苓(四钱)加生姜五片,水三杯,煎八分服。去桂、草,以煨半熟蒜头捣为丸。陈米汤下三四钱,一日两服更妙。

六君子汤 此方为补脾健胃、祛痰进食之通剂,百病皆以此方收功。

加减小柴胡汤 治发热咳嗽。

推荐阅读: 女神的贴身高手     神瞳小仙师     我的野蛮女上司     狐欲成仙     灵武枪帝     都市之暴君归来     猫妃到朕碗里来     围城     魅影重重     荣耀异闻录     元灵纪     惊悚任务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