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易中天中华史:青春志 > 第8章 注释
[23]帝子,就是公主;北渚(读如主),北边水中的小洲;眇眇(读如秒),遥遥了望;袅袅,轻风吹拂。下,读如户。
[8]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:“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爱而不见,搔首踟躇。静女其娈,贻我彤管。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。自牧归荑,洵美且异。匪女之为美,美人之贻。”
第二章
[18]此说最早由清人顾整天《楚辞·九歌解》提出,后孙作云、闻一多、马茂元、陈子展、姜亮夫、郭沫若均持此说。
[2]知罃被换回一事,见本卷第三章。
[20]见《论语·八佾》。
[16]请参看《国语·鲁语上》。鲁国事保存周礼最完整的国度,鲁人的说法是可靠的。
[18]事见《左传·昭公十三年》。
[4]《诗经·郑风·子衿》:“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青青子佩,悠悠我思。纵我不往,子宁不来?”
[8]卿,是当代天子或诸侯所属之初级帮手,有上中下三等。位类上卿而在朝者,叫“正卿”,也叫“冢卿”。
[9]事见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。退避三舍,是晋文公在公元前637年对楚成王的承诺。
本卷触及之史实,均请参看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、《战国策》和《史记》。
[1]夏姬之事及相干人物据《左传》之宣公九年、十年、十一年、十二年,成公二年、七年,昭公二十八年。
[23]事见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。
[2]人臣在人君面前一概直呼其名,见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君前臣名。”车右的职责,见《汉书·文帝纪》颜师古注、《穀梁传·成公五年》注。
[4]事见《左传·成公七年》。
第四章
第三章
[13]据徐中舒《士王皇三字之探原》。
[4]事见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。
[9]这句话的原文是“To be or not to be”,向来有各种译法。朱生豪先生的译文是“保存还是毁灭,这是一个值得思虑的题目”。
[16]事见《左传·宣公十一年》。
[8]事见《左传·鲁哀公十五年》、《孔子家语·子贡问》。
[15]当代乘车之法,尊者居左,御者(驾驶员)居中,又有一小我居右,以备倾侧。这小我,战时叫车右,平时叫骖乘。见《汉书·文帝纪》颜师古注。
[12]《诗经·召南·野有死麕》:“舒而脱脱兮!无感我帨兮!无使尨也吠!”
[7]事见《礼记·檀弓上》。对这一记录的解释请参看张荫麟《中国史纲》。
[3]八年后,晋惠公卒,卒后一年,公子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返国为君,是为晋文公。吕甥等人策划兵变,行刺晋文公未果,流亡,被秦穆公诱杀。
[22]请参看吴广平校注《楚辞》。
[21]事见《左传·成公十六年》。
[19]见《论语·颜渊》。
[7]晋是周朝最早的封国之一,始封之君是成王的弟弟唐叔虞。晋君从西周起一起嫡传,都称“侯”,最后一代叫“哀侯”。哀侯今后,嫡派被灭,取而代之的曲直沃的旁支,鼻祖叫“武公”。今后晋君都称“公”,顺次为武公、献公、惠公、怀公、文公、襄公、灵公。灵是“恶谥”。汗青上谥为“灵”的,多数“不灵”。比如郑灵公,是因为吃王八而起胶葛,被自家兄弟行刺的(《左传·宣公四年》)。陈灵公,则是与朝臣共享情妇,又被情妇之子愤而杀死的(《左传·宣公十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