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御天香:北宋女官香药帝国 > 第59章 画论
蕙罗道:“先生身处繁华绮纨之间,心却在乡野江湖以外,想必是需求一艘船的。”
“官家谬赞,臣如何敢当……”赵令穰对赵佶作揖道,“此言还赠官家,倒是妥当。”
蕙罗道:“但是这幅画色彩用得好,鸟儿骨气饱满,持重气度,确切有繁华气。”
赵佶笑而不语。吴元瑜再看蕙罗,目光充满赞成之色,对她道:“浑家必是家学赅博,从小耳濡目染,才有本日这般观点。”
蕙罗思忖着道:“黄筌的端庄沉稳,经心妆饰,像诰命夫人;官家的轻灵超脱,又气定神闲,清贵天然,如士族少女。”
刘清菁未置一词,手持画卷走到轩厅,比了比乘凉用的藤床上的枕屏,感觉尺寸合适,遂递给一旁的内臣,叮咛道:“照着枕屏尺寸裁了,换上面的画。”
这几字写得超脱流丽,轻巧夸姣,蕙罗亦悄悄赞叹,想了想,对赵佶道:“官家这字是焚着香练出来的罢?”
蕙罗侧首一望,见赵佶公然在芙蕖汀岸那端的水榭中,正负手而立,笑吟吟地看着她。
“这是沈浑家。”赵佶亦向他们简朴先容。蕙罗怀钦慕之心对他们一福见礼,他们也当即长揖答礼,非常客气。
刘清菁蹙眉:“我说裁了,没闻声么?还磨蹭甚么?”
“大年送来一幅新作,你且看看。”赵佶手指案上一幅山川让蕙罗看。
蕙罗浅笑说不敢:“有繁华气象是真的,但清雅不俗。”
蕙罗呈上赵佶图卷,刘清菁展开看,见此画落款为“奇峰散绮”,画中晴峦叠秀,明霞纾彩,有祥光瑞气,浮动于缥缈空明之间,如蓬瀛瑶池。烟霭山色,气韵充分,倒不失为一幅佳作。
然后打量蕙罗,见她手持纨扇,便伸手取了过来,援笔在上面洋洋洒洒草书一句,倒是晏几道的词:“长因蕙草忆罗裙,绿腰沉水熏。”
半晌后内侍取黄筌画作过来,展开请世人抚玩。赵佶让蕙罗批评:“你再看看,他的大雁是养在那里的。”
赵佶道:“一定花竹翎毛,山川也是一样。”
蕙罗承诺,接过图卷后即辞职,往元符宫去。
“你能辨出他画的是那里么?”赵佶问蕙罗。
赵令穰也是书画名家,端雅和厚,观之可亲。
蕙罗叹道:“我入宫时才五岁,途中气象记不得了。”
吴元瑜身形嵚崎,举手投足,亦是开朗清举。蕙罗早闻其名,知他是神宗朝翰林丹青院艺学崔白高足,后供职于吴王府,继而又入端王府教诲赵佶作画,此时已名扬天下。
吴元瑜先取过抚玩,赞道:“字若插花美人,舞笑鉴台。”
第二幅画有大雁数只,有的昂首饮水,有的抬头啄汀花,摆布翠竹垂杨,花鸟均姿势美好,笔触纤巧工致,翎毛描画邃密入微,设色浅淡中又凸起吵嘴对比,团体看来秀雅温婉。
内臣再不敢多言,清脆承诺,捧着画拿下去裁了。
第三幅上的大雁数只在岸上,另有一只在空中昂首往下飞,翎毛丰盈,感染鲜润,芦苇纤秾有致,无第一幅之野逸,但也不像第二幅那般纤丽。
赵令穰含笑对赵佶道:“沈浑家这是赞官家画作气韵清贵。”
赵令穰随之接详确看,谛视那扇面词句沉吟不语,赵佶问他定见,方才淡淡一笑:“飘如游云,矫若惊龙。”
赵佶笑道:“何故见得?”
“你们这都是套话。”赵佶又把扇面递到蕙罗跟前,含笑鼓励,“你再评评这字。”
吴元瑜听了亦笑道:“官家令媛之子,坐不垂堂,天然不能如我等随性。”
蕙罗答复:“未曾学过,只是每年秘府暴书时都会去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