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一夜比前一夜更冷,点的灯也更多,三百六十一盏九曲灯摆得弯弯典典,石桂听了一肚皮三霄娘娘的故事,愁的倒是如何叫这三百多盏灯不熄。
可这一夜冷归冷,却无风,天上星星颗颗可见,仿佛伸手可摘,云消雾散,月辉星辉相映,这一回宋老真人不必人替,手执拂尘,嘴里念着经文走到正中,点亮了最高那一杆灯。
主子有坐,丫头们却得陪站,桂花几个还好些,今儿的灯一盏没熄,就在廊下候着,里头人瞧不见,她们还能挨在门上靠一靠,略眯眯眼。
老太太久久坐着不动,眼睛盯住杆灯上的火,自旺烧到只余一燃烧星,快速灭了,她才阖上眼,长长出了一口气。
宋老太太跟叶氏几个就在背面听经,看扬宝幡,夜里还得转九曲,宋老真人又焚一表,求满天星宿夜晚现身。
第二日就是唱戏酬神了,请了梨园子上山来,就在通仙观里的小戏台上唱戏,底下设了一溜儿交椅,面前摆了小香案,一碟一碟的点心堆成小塔样。
货郞还说些山下头的货色,总归要靠他这一双脚去买了来,收几个车马茶水水,石桂除了需求,绝少花消,舍得给门上的婆子买零嘴儿,自家却不吃不消,身上也没新衣,手上一只银镯子戴了两月不见换的,一到发月钱了就去磨繁杏,借了子出来,把铜子换成银子。
石桂拿过来一瞧,忍俊不由,五雷府上正端庄经写了三个雷字,底下却画了只小乌龟,怪道他师兄要打他了,一面笑一面摸了一把瓜子核桃出来,分给他吃。
甘氏立在身后,折腾了两天又是烟又是火又是经,这会儿倦极了,闻声叶氏应和,心底嘲笑出声,眼睛扫到宋荫堂的身上,见他跟余容泽芝两个都是一付恭敬庄严的模样,内心不屑更深,一个二个装孝子贤孙,也不晓得孝的是哪一个,非得把这些全奉告宋望海不成。
穿戴道袍拿着拂尘,发须皆白,年纪虽大了,走路却快,脚下生风袍带飞扬,立在坛上念佛看着确是神仙模样,怪道能当宋家的老供奉。
念了一夜的经,第二日要上十供,作供迎供摆供上供都要念佛敲钟,花香灯果茶食宝衣加起来共十样,宋老真人穿戴那件新衣,几个门徒奉养着他经念。
孙子敬了她是长辈,她倒背后里使绊子,拿些混话想坏孙子的明净,手上的转珠儿越拈越快,内心却有了计算,这很多年,长处也尝足了,是时候要吃刻苦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