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翻下一页,则是《金刚经》的注释。页内装潢与封面相仿,乃是把纸一折为二,设想精美高雅。非论是那些隔开笔墨的均匀墨线,还是侧边装潢的枝蔓斑纹,无一不透出版者心机。把纸如此折叠,粘成一册,可比平常卷轴要节流处所。若想不时研读,只需把这册书带着身上便可。
一个木盒奉了上去,王汶翻开盒子,便皱了皱眉,如何不是卷轴?
这两本经是当今最热点的誊写项目,合计字数还不如《金刚经》多。不过一百五十石米粮,还是略少了些。
草草翻过一遍,王汶掩卷长叹,对阶下信使道:“如许的书册,做来怕是花消不菲?你家郎君故意了。白露,领他下去,待我写了手札,一并送回梁府吧。”
盒中放着几本方形纸册,有如一叠小笺粘连一处。他顺手拿起一册,只见白纸以外覆着深色笺纸,隐有暗香,上方是梁丰那笔妙书,工工致整提着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几字,字四周另有方框圈裹,纹饰辅之。只是一个封面,用心之巧便让人啧啧奖饰。
于此同时,拿到新书的,另有一人。
这就是五十册以外,多印的部分会恰当涨价了?这代价可比预设的零售价便宜很多,并且如此一来,怀恩寺就能成为梁府经籍的代销点,有效制止他的刻本打击誊写市场。这群和尚还真很有贸易脑筋。
念法含笑对答:“本寺愿奉五石粮秣,收取多出经卷。”
“哦?”王汶这才稍稍抖擞精力,开口道,“招他出去吧。”
但是当看清下一本模样时,他不由惊咦出声:“如何又是一本?”
有如许的忧思,就连满园秋色,都没法让王汶放心沉浸了。轻抚手中麈尾,他自怔怔入迷,一名侍婢谨慎走上前来:“郎主,梁郎君府上的信使求见。”
如此便宜的代价,的确出乎世人设想。高门就不消说了,二十石底子不值一提。而对于那些处所豪强和小士族而言,这点米粮也算不得甚么。是以短短十数日,《金刚经》刻本就卖出了五六十册。就连郭郊,也在梁峰的“友情让价”中,以十石的“昂贵”代价购入了十余本经卷。已经跟着梁府跑了几次晋阳商路,收成颇丰,县尊天然兴高采烈,让部属带着经卷沿着太行动一起东行,销往了司州诸郡。
没想到梁丰如此风雅,念法心头不由闪过一点惭愧,看来本身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,他也堆起了笑容:“梁施主才是心胸百姓,小僧自愧不如。”
能够打败刻印速率的,唯有刻印本身。只要寺里有了匠人,经心制作刻本,何愁斗不过梁子熙的心机?!
姜太医病死之事,他也早有耳闻,加上姜达被困洛阳,梁丰也有来信扣问。对于这家祖孙,王汶多少也有些可惜,没推测梁丰竟让用此法,把姜太医所写的医书也刻印成书,上面还标了很多句断陈迹,明显是不想讹夺原文。
甚么书还要赏鉴?王汶猎奇心起,招手道:“拿来我看。”
除了手札,还要带些良药珍玩,子熙如此耗操心力,是该一谢。
的确,盒中摆的,跟他方才看的那本别无二致。非论是封面的题字,还是注释的纹饰,乃至连佛画的线条都一笔不差,的确就像平空变出了两本似得。王汶只是讶然半晌,俄然明白过来,这恐怕是印出的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