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震惊民气的结果,可不是平凡人能够抵当的。坐在上首的两位老妪立即颤抖起来,手持布巾悄悄伸入帷帽当中,似在擦拭眼泪。王汶则双手合十,闭目诵起了经文。梁峰不由暗自赞叹,佛教典礼果然非同凡响,难怪会有如此多信众。
听到这话,很多人都暴露了美意的笑容。只道梁峰选了取巧之法,捐供物品而非赋税,即全了面子,又不至于失礼。但是当梁峰接过主子递上的木匣,从中取出一件东西时,很多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。
方丈谦恭回礼:“多谢右都尉。”
这寺院建于东汉,距今时候并不很长,但是气势已是不小。固然法会昌大,但是寺内寺外各有道场。寺外不过是些宝盖香烛,寺内倒是经幡飘飘,香雾袅袅。众僧身着僧衣,手持法器,说不出的寂静厉穆。
念法忍不住扭头,望向师尊。谁料老衲面色不改,迈步上前,冲着率先登下台阶的王汶合十施礼:“王中正驾临,老衲甚幸。”
在世人或担忧或猎奇的目光当中,梁峰安闲起家,躬身见礼道:“今次缘起,皆因佛祖入梦。鄙人特地备了几件物事,愿奉佛祖坛前。”
那忏文古拙高雅,辞藻华丽。主如果请谢佛祖赐赉的恩德,歌颂众位施主的慷慨,并发下宏远,超度在疫难中过世的亡魂。可贵忏文写得既无奉承之意,又无骄易之心。字字保重,妥当入微。在坐几位金主听得连连点头,面露笑意,明显对这番恭维非常受用。
此乃禅音佛理,在坐诸位热崇佛教的高门后辈,又怎能听不明白?世人无一不点头点头,心有所悟。
梁峰直起家,耳听那清脆佛号,眼看面前世人赞成目光,不由在心底一哂。这老衲人真是会掌控局面,只是一礼,便把人们的重视力拉开,转到了佛祖和法会之上。不过他并不在乎,本日前来,不就是为了法会吗?
此话一出,世人皆是惊诧。用纸换粮,布施费事?实在大户也有施粥善举,碰上灾疫,便会广设粥场,但是极少有人会把它当作度化。但是想想,他们肯花十数万钱度鬼,又为何不能花些赋税,来度现世活人呢?
闻弦知雅意,坐在上首的那位文士捻须道:“佛祖慈悲!我愿布施二十万钱,度化亡魂。”
这下,连殿中和尚也无不动容。他们或多或少都听到过入梦传经的奇闻,但是见过真经的,只要极少数人。现在梁峰慷慨奉上,怎能不让民气驰荡漾?就连方丈本人都合掌向那经卷拜了三拜,才双手接过。
在如许迫民气神的宗教氛围下,几人在正殿内的雅席内落座。最上手的是一名中年文士,其下是钟、裴两家的长辈,随后才是王汶。那些带着帷帽的妇人分席而坐。梁峰挨着王汶,在侧席落座,看了眼最上首那位文士,猜想此人是何来头。不过这时候,可没报酬他引见。
老衲所念的,恰是《金刚经》中的一段。意即布施时不得着色相,不得存施恩图报的心机。只要不时把积德、助人的设法放在心间,才气获得最大的果报,成绩菩萨身。
说罢,他又回身面向了方丈:“鄙人不日即将分开晋阳,不知可否请怀恩寺代为布施这五十石米粮呢?”
他可不但要这张脸,另有个佛祖入梦的名头啊!如此一来,辛苦停止的法会岂不成了为人作嫁?
老衲人转过脸,高低打量了他一眼,俄然深深一礼:“多谢梁施主。”
因为是殿内雅席,有资格列席的本就希少,不一会,前面就都布施结束。世人目光落在了王汶身侧的梁峰身上。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