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但各地大儒及其弟子家仆,全天下的士子们也放动手头的事,来参与这可贵的嘉会。
演武场中间满满铛铛地摆放着数排案几,每个案几旁都平放着一个蒲团,蒲团上跪坐着一个个头发或斑白或乌黑的大能,案几上则是笔墨纸砚四种文房墨宝。
为首的三人脸上的笑更加调和了,没错,这三人就是蔡邕,郑玄及孔融,身为当世公认的大儒,他们三人天然是博览群书,对于面相都有深切的研讨,见到郭嘉的那一刻,他们三人就晓得菜根谭却为郭嘉所做,以是三人交代了一下眼神就再没有难堪他的意义,均悄悄的旁观局势的生长。
此人被噎了归去,其别人却心中赞了一下,好一个牙尖嘴利之辈。
在家里吃过午餐的郭嘉,在颍川百姓的夹道护送中,悠悠然的来到了位于白露山半山腰的白鹿书院。
见到这一幕,对郭嘉活着贤人称呼极度不满的人终究忍不住出声了:“鄙观余之行,放浪形骸,如蛮荒漠人,无知无礼。”
涓滴没有怯懦,郭嘉并没有像其别人一样跪坐在蒲团上,而是大大咧咧的一屁股坐了下来,然后将双腿收回,盘在身前,双手天然下垂搭在膝盖之上。
请柬下方的名字各个如雷贯耳,满满铛铛的都是或多或少曾在汗青上留下稠密陈迹的名流:郑玄,蔡邕,孔融……
郭嘉内心如翻江倒海,但是面上仍云淡风轻的奉告前来送请柬的人说:“你归去复命吧,就说我收到了,明日午后,我自会定时呈现。”
又一人出言:“久闻公之大名,鄙人王宪,有一问,望公不吝见教。孔子与孟子二人倡导仁义,但是公觉得仁义何解。”
而这批大儒们也没有那么快的寝息安息,几近都是在挑灯夜读那本菜根谭,妄图从中找到一些忽略,幸亏第二日的文会中给郭嘉致命一击,当然,他们并没有如愿,毕竟再如何说,菜根谭也是颠末汗青大水所淘洗过的精华。
自古文无第一,武无第二,活着贤人的称呼把郭嘉捧到了世人难以设想的神坛,这些经年累月研讨学问的大儒名流们天然表示不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