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国十大禁毁小说文库 > 第124章 五色石(19)
忆自装延龄入相之初,先生曾欲廷裂白麻,可谓壮矣。今装延龄肆恶已极,朝政日非,而先生置若罔闻,但悠游乡里,聚徒讲学,恐韩退之净臣一论,本日又当为先生诵也。仆今将伏阔抗疏,未识能回圣意否?伏祈先生纠条约官,交章力奏,务请尚方剑,誓斩逆臣头,以全善类。国度幸甚,百姓幸甚。
两个恩典完竣,鸡声三唱,霓裳起家辞去。祝生问今前期,霓裳道:“既已订约百年,岂可偷欢朝夕。兄今宜克意功名,不必复作后代眷恋。”说罢,启户徐行。祝生送了一步,保重而别。次日,鸾箫寻不见了绛鲛绡,只道昨日来往书斋丢失在路上,命霓裳寻觅,霓裳冒充寻了一回,只说寻不着,鸾箫只索罢了,不在话下。
第三个灯谜道:
其二曰:
当年煮酒论豪杰,曾共曹刘肴核供。
贺公亲笔写了书,付与一个苍头,教去马邑县阳谏议家送达,约他作速赴京相会,苍头领命而行。不想数该遭厄,事有差讹,这苍头甚不邃密,来到半路遇着一只座船,说是谏议杨爷赴京的船,苍头只道就是马邑县的阳谏议,不问明白,竟将家主这封书去船里投下。本来这杨谏议倒是杨迎势,因欲贿通裴相,谋复原官,故特买舟赴京。正想没个献媚之由,看了这书,便觉得奇货可居。又怪贺公前日拒其求婚,本日恰好借此出气。当下将书藏着,一到京师,便去裴府首告。裴延龄正为贺朝康中救祝圣德,恐多官效尤,交章互奏,没法处他。得了杨迎势所首,满心欢乐,便表荐杨迎势仍为谏议大夫,随即代迎势草成疏稿,刻奏贺朝康纠众欺君,私结朋党,谤讪朝廷,宜加显戮。
忧绪难同夏雨开,愁怀哪逐秋云霁。
不成在上,且宜鄙人。
兄弟四人,两个落府。
在酉之头,在丑之足。
一息自仍自怜,小窗空掩常挥泪。
鸾箫悄境地至梅花书屋,只推摘取青梅,竟走到庭前梅树之下。祝生正闷坐无聊,俄然瞥见一个青衣女子,姿势非常,欣喜道:“夫人已不在家,此必是蜜斯的侍儿了。”忙趋上前唱个肥诺道:“小娘子莫非奉侍鸾箫蜜斯的么?”鸾箫看那祝生时,丰神俊爽,器宇轩昂,飘然有超尘出俗之姿,心中暗喜,仓猝回礼道:“妾恰是蜜斯的侍儿霓裳也。”祝生传闻名唤霓裳,笑道:“只霓裳两字便是妙极,小生前日诗中曾把佳名与梅花比拟,何幸本日得逢解语花。”鸾箫道:“郎君尊咏,蜜斯极其称赏,未识蜜斯所作,郎君觉得何如?”祝生道:“蜜斯诗才胜我十倍,但不知此诗但是蜜斯真笔?”鸾箫道:“不是真笔却倩谁来?”祝生道:“只怕是你老爷笔削过的。若蜜斯果有此美才,小生有几个灯谜,烦小娘子送与蜜斯猜一猜,看可猜得着?”说罢,便去书斋中取出一幅纸来。鸾箫看时,第一个灯谜道:
到得抵暮,贺公与夫人等都返来了。当晚贺公又与祝生闲叙了一回,自进内边。祝生独宿书斋,那里睡得着?见窗外月光亮亮,便走到庭中梅树之下,抬头看月。正盘桓间,忽听书房门上悄悄叩响,低叫开门,仿佛女人声音。祝生赶紧开看,只见一个美人掩袖而进,月光下见这美人凝妆盛装,并不是白天青衣模样。祝生惊问道:“莫非鸾箫蜜斯么?”霓裳也在月下细心看了祝生,果是翩翩幼年,私心甚喜,低应道:“然也。妾因慕表兄之才,故彻夜瞒着侍婢霓裳,特来与兄面计毕生之约。”祝生喜出望外,作揖道:“小生得蒙垂盼,实乃三生有幸。”霓裳取出那幅绛鲛绡,送与祝生道:“此妾手录尊咏《落梅诗》在上,梅者媒也,即以此赠兄为婚券。”祝生接了,称谢道:“小生拙句,得蒙玉手挥毫,为光多矣。”便去取出那幅白鲛绡来,递与霓裳道:“蜜斯佳章,小生亦录在这鲛绡上,今敢以此为酬赠。”霓裳接来袖了,说道:“只此己定毕生之约,妾当辞职。”说罢,冒充要行。祝生忙扯住道:“既蒙枉临,岂可轻去?况月白凤清,如此良宵何!”一头说,一头便跪下求欢。霓裳用手扶起道:“若欲相留,兄可对月设誓来。”祝生即跪地发誓道:“我祝凤举若忘鸾箫蜜斯本日之情,彼苍鉴之。”誓毕,把霓裳搂到卧榻前,霓裳做出很多娇羞之态,祝生为之款解罗襦,拥入衾中寝息。但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