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:魏晋风流 > 第十一章
陆机(261—303年),字士衡,出身将门,是吴国大将陆逊的孙子,父亲陆抗也是吴国的大司马。陆机的文学成绩后代评价不太高,赶不上曹植、阮籍,也赶不上厥后的陶渊明,但是陆机在他阿谁期间但是大名鼎鼎,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的《文选》选了他的作品一百零一首,是统统当选作家中数量最多的,天然也超越上述三人。实在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,陆机是一个相称关头的人物,他的影响不见得比曹植、阮籍低。
稍后陆机的《文赋》则是第一篇会商文学创作过程的实际著作,它对诸如形象思惟、灵感、构思、立意、遣词、造句、声韵、骈对都无形象而出色的描述。
陶渊明本名潜,字渊明,又字元亮,先人普通都喜好叫他陶渊明(约365—427年)。他生于东晋末年,死的时候已经到刘宋朝了,大抵活了六十来岁。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初年的名将、大臣,曾任荆州刺史,后又都督八州,位极人臣。但陶侃出身寒素,并不属于当时的门阀士族阶层,子孙也不发财,陶侃时繁华了一阵子,到陶渊明这一代又相称贫寒了。陶渊明这小我生性廉洁,看不惯东晋末年的败北宦海,以是一向不想出去仕进。为了保持家庭生存,他也曾经勉强本身出去仕进,但始终不能适应,每次都是做了几天官就辞职不干了。最长的一次是当江西彭泽县的县令,做了八十一天,最后还是做不下去。传说当时郡里派了个督邮(官名)要来彭泽县巡查,此人不学无术,陶渊明底子瞧不起他,想到本身竟然要哈腰鞠躬驱逐如许一个小人,就感觉很窝囊,越想越活力,摘下乌纱帽摔在办公桌上,说:“我如何能够为了一点戋戋的官俸去处这类小人点头哈腰呢?”因而扬长而去。陶渊明的原话是:“我岂能为五斗米,折腰向乡里小儿!”(见萧统《陶渊明传》)明天我们还说的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的典故就是如许来的。
既耕亦已种,时还读我书。
微雨从东来,好风与之俱。
这些诗句是多么美啊!如果你的家是在乡村,园子里有几棵大树,当傍晚的鸟儿纷繁归巢的时候,念念“众鸟欣有托,吾亦爱吾庐”吧,你会有甚么样的表情和感受?如果有朋友自远方来,你到园子里摘菜接待他,那么恐怕没有比“欢言酌春酒,摘我园中蔬”更合适的句子来描述你的表情吧?又假想在春日微风细雨当中,看着远方一畦畦的稻田,绿油油的禾苗在风中扭捏,你不会想起“微雨从东来,好风与之俱”的诗句吗?陶渊明另有两句诗写如许的气象:“有风自南,翼彼嫩芽。”(见《时运》)多么简练又多么丰富,多么朴实又多么斑斓啊!
归去来兮,请息交以绝游。世与我而相违,复驾言兮焉求!
登东皋以舒啸,临清流而赋诗。聊乘化以归尽,乐夫天命复奚疑!
欢言酌春酒,摘我园中蔬。
繁华有蕉萃,堂上生荆杞。
毕生履薄冰,谁知我心焦!
讲到陶渊明的诗,大师最熟谙的大抵莫过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。这十个字的确成了陶渊明的标记,想起陶渊明就想起这十个字。这十个字把陶渊明那种与世无争、悠然得意、阔别名利、沉醉天然的生命情调与美感寻求,非常形象非常简练地表达了出来。“悠然见南山”,有的版本作“悠然望南山”。到底是“见”还是“望”?我看当然是“见”,“见”是不经意的,“望”是经意的,“见”是偶尔相遇,“望”是主动去看,把“见”改作“望”,那种悠然得意的味道就少多了。实在这两句诗不但仅是写景,还是很有哲理意味的。传压服用菊花能够延年,南山则意味长命,所谓“寿比南山”,采菊而见南山,这是道家的境地,是把生命本身看得高于身外统统的看法的表现,用道家的说话来讲叫“贵生”,叫“守真”。没有看破生命的本质,而热中功名、汲汲于俗世繁华的人,是写不出如许的诗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