帝王之妹尚且要屈尊从夫,以阴从阳,别的便可非论了。以祉,以之受祉,六五因为能够屈尊从阳而必定受福。元吉,大吉,六五与九二志同道合,在全部治泰的过程中将获得最大的胜利。
九二:包荒,用冯河,不遐遗,朋亡,得尚于中行。
象曰:以祉元吉,中以行愿也。
初九:拔茅茹,以其彙,征吉。
小往大来,是君以礼使臣,臣以忠事君,君臣志同道合,干系和好。
九二以阳刚得中居柔,上与六五正应,六五以和婉居中得正,下应于九二,六五与九二有君臣相得之象,九二虽居臣位,但深得六五的信赖,是全卦之主,表里阴阳全赖它调和和谐。九二爻辞讲的包荒、用冯河、不遐遗、朋亡四条,包含了治泰之道的首要内容。包荒,极言包涵之广,含量之大。在六合交泰的盛时,统治者最首要的是包荒,漂亮包涵,统统背面的东西都能容得下。但是如此,则必无所作为,不能进步。漂亮包涵之下,还要启用“冯河”,即刚决判定,勇于鼎新。“包荒”与“用冯河”是相反相成,不成或缺的两个方而。“不遐遗”与“朋亡”也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。“不遐遗”,不弃遐远,“朋亡”,不结朋党。远人在所怀,近者无可昵,居中不倚,不偏不党。“得尚于中行”,得是光荣之辞,尚是共同之意。
爻辞剖析
“六合交而万物通也;高低交而其志同也。”两个“交”字解释泰字的意义。六合交不是六合之形交,是六合之阴阳二气交。君臣高低之交也不是形交而是志同,志同是志同道合,思唯分歧。这里对六合阴阳君臣高低无所顿挫,只夸大交与不交的题目。“君子道长,小人道消”,是以六爻的消长为基准。阳爻加多,阴爻便减少。于人事,君子道长,小人便道消。至此,态度明朗化,对阴阳不止顿挫罢了,而是好阳而恶阴,以阳长阴消为福。但是,道长道消,论道非论人。“君子道长”,说君子之道占上风;“小人道消”,说小人之道鄙人风。亦即总的趋势是正气赛过邪气,君子获得信赖赏识,小人遭到冷淡萧瑟。但这不是说泰的期间只要君子没有小人。甚么期间都少不了小人,因为没有小人便没有君子。
九三: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,艰贞无咎。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。
“神无方而易无体”,泰就是如许,看不出它的详细形象,它的形象是无边无边的,是大而无外,小而无内。“小往大来,吉亨。”《易》以阴为小,阳为大。往,自内往外去;来,自外往内来。内是下卦,外是上卦。小往大来,阳气降落,阴气上升,阴阳和畅,万物发展,这是天然界的泰。由天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,则大是君上,小是臣下。
爻辞剖析
爻辞剖析
乾下坤上,是地天泰。这里的天和地是指阴气和阳气,又是内和外的干系。以是这里的泰实际上包含了一种明显,比较明显的位置,它就显得泰。
六四:翩翩不富,以其邻,不戒以孚。
泰,有很多人解释为“通”,通只是此中之一义,它另有“大”的意义。泰有六合造化的意义,并且是大的造化,不是人力所能及的。
象曰:无往不复,六合际也。
到了上六,就是六个爻的最后一爻了,到这里是如何呢?“城复于隍”,隍是护城河,“城复于隍”是指城墙完整倒了(复),将护城河填起来了。这又是甚么意义呢?这也是冲突在转化,因为欲望满足了,这时对劲失色了。但享用得过分了,连城墙倒了都不晓得。“勿用师”,就是不要去发兵兵戈。“城复于隍”,城墙为甚么倒了?启事就是“其命乱也”。这个“命”不是指号令乱了,是指性命与天命没有呼应,这个时候应当是阳气已积畜起来了,收成物也保藏起来了。有很多该做的事,没有去做,违背这个天然规律。为甚么呢?大师想一想,到了这个时候是泰极了,否要来了,这城墙必定要倒了。为甚么城墙会倒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