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已变成大错,晓得何子岑不会轻易偷生,她又如何能独善其身?若果然如此,到不如一家三口,连同那未出世的孩子一起共赴鬼域。
陶灼华纤瘦如枝的枯手上挽着新浣洗的白练,在清澈的溪水中漂洗得云朵样柔嫩。那白练似是一地的凝霜,更似是她发上雪染白头,厚重而又呆滞,在漫山的姹紫嫣红里格外夺目。
远处的碧空高远如洗,近处的山花光辉荼蘼。如丝如缕的白云环绕在苍翠欲滴的山涧,半山腰那一方绿若翡翠的碧水间,几只白鹭轻拨水面,影动波心,荡出一圈一圈的波纹。
“灼华,灼华”,漫山间似是都反响着他轻柔的呼喊,陶灼华顷刻便泪眼婆娑。她持着白练谨慎翼翼地擦拭着墓碑,持续喃喃自语道:“子岑,我不怕死,却怕身后泉下无颜与你面对。”
“你忍心负我,我却不忍心负你,更何况你还怀着我的骨肉。若你还念着昔日交谊,便好生将这孩子生下来,把他哺育成人。”
陶灼华哽咽难言,拽着何子岑的衣衫跌坐在地下。即使有万千疑问,却无从开口辩白,只能绝望着流着泪水,将本身的嘴唇咬出青紫的印记。
浑浊的双目凝睇着碧草掩映的坟冢,白发苍苍的陶灼华模糊瞧见了昔日锦裘黄衫的翩然男儿。他温润的目光在波光粼粼的水面闪现,含笑将她的名字咀嚼在唇齿之间。
何子衿却只是悄悄一带,便将她拉往本身怀中。两人走至内里,立在一带九曲十八弯的金竹小桥前。
阳光暖暖,她佝偻着老迈的身躯缓缓立起,淡若枯井的目光掠过山花烂漫,和顺地投影在溪旁一座崛起的坟冢前。
广大的锦袍愈显萧瑟,此时的何子岑唯有孑然一身的落籍。他覆手而立,幽幽问道:“灼华,十载伉俪,你终归故乡难离。设防图是你偷偷临摹出来,交给了瑞安长公主?“
陶灼华晓得他的企图,久久不肯起家,只更加用力地拽住了何子岑的衣衿。
一带远山,几痕江渚,青州府的春季仍然悠远而又澄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