闰月,癸酉,寿光成公郑冲卒。
臣光曰:端方主于周遭,然庸工无端方,则周遭不成得而制也;衰麻主于哀戚,然庸人无衰麻,则哀戚不成得而勉也。《素冠》之诗,正为是矣。杜预巧饰《经》、《传》以附情面,辩则辩矣,臣谓不若陈逵之言质略而矮壮也。
世祖武天子上之下
吴以陆抗为大司马、荆州牧。
冬,十仲春,丁亥,追尊宣帝庙曰高祖,景帝曰世宗,文帝曰太祖。
涛荐嵇绍于帝,请觉得秘书郎,帝发诏征之。绍以父康获咎,屏居私门,欲辞不就。涛谓之曰:“为君思之久矣,六合四时,犹有动静,况于人乎!”绍乃报命,帝觉得秘书丞。
仲春,癸巳,乐陵武公石苞卒。
蒲月,以何曾领司徒。
丁亥,诏曰:“近世以来,多由内宠以登后妃,乱尊卑之序;自今不得以妾媵为正嫡。”分幽州置平州。
泰始十年甲午,公元二七四年春,正月,乙未,日有食之。
吴施但之乱,或谮京下督孙楷于吴主曰:“楷不时赴讨,怀两端。”吴主数诘让之,征为宫下镇、骠骑将军。楷自疑惧,夏,六月,将老婆来奔;拜车骑将军,封丹杨侯。
之前太常山涛为吏部尚书。涛典选十馀年,每一官缺,辄择才资可为者启拟数人,得诏旨有所向,然后显奏之。帝之所用,或非举首,众情不察,以涛轻重肆意,言之于帝,帝益敬爱之。涛甄拔人物,各为题目而奏之,时称“猴子启事”。
杜预以孟津渡险,请建河桥于富平津。议者觉得:“殷、周所都,历圣贤而不作者,必不建立故也。”预固请为之。及桥成,帝从百寮临会,举觞属预曰:“非君,此桥不立。”对曰:“非陛下之明,臣亦无所施其巧。”
秋,七月,丙寅,皇后杨氏殂。初,帝以太子不慧,恐不堪为嗣,常密以访后。后曰:“立子以长不以贤,岂可动也!”镇军大将军胡奋女为贵嫔,有宠于帝,后疾笃,恐帝立贵嫔为后,致太子不安,枕帝膝泣曰:“叔父骏女芷有德色,愿陛下以备六宫。”帝流涕许之。
夏,四月,戊辰朔,日有食之。
咸宁二年丙申,公元二七六年春,令狐丰卒,弟宏继立,杨欣讨斩之。
冬,十月,以汝阴王骏为征西大将军,羊祜为征南大将军,皆开府辟召,仪同三司。
夏,四月,己未,临淮康公荀顗卒。
八月,戊申,葬元皇后于峻阳陵。帝及群臣除丧即吉,博士陈逵议,觉得:“今时所行,汉帝权制;太子无有国事,自宜终服。”尚书杜预觉得:“古者天子、诸侯三年之丧,始同齐、斩,既葬除服,谅闇以居,心丧终制。故周公不言高宗服丧三年而云谅闇,此服心丧之文也;叔向不讥景王除丧而讥其宴乐已早,明既葬应除,而违谅闇之节也。君子之于礼,存诸内罢了。礼非财宝之谓,丧岂衰麻之谓乎!太子出则抚军,守则监国,不为无事,宜卒哭除衰麻,而以谅闇终三年。”帝从之。
帝得疾,甚剧,及愈,群臣上寿。诏曰:“每念疫气灭亡者,为之怆然。岂以一身之歇息,忘百姓之艰巨邪!”诸上礼者,皆绝之。
秋,七月,甲申晦,日有食之。
秋,七月,吴人或言于吴主曰:“临平湖自汉末薲塞,长老言:‘此湖塞,天下乱;此湖开,开下平。’近无端忽更开通,此天下当承平,青盖入洛之祥也。”吴主以问奉禁都尉历阳陈训,对曰:“臣止能望气,不能达湖之开塞。”退而告其友曰:“青盖入洛者,将有衔璧之事,非吉利也。”
吴中书令贺邵,中风不能言,离职数月,吴主疑其诈,收付酒藏,掠考千数,卒无一言,乃烧锯断其头,徙其家眷于临海。又诛楼玄子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