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司州刺史毛德祖戍虎牢,东郡太守王景度垂危于德祖,德祖遣司马翟广等将步骑三千救之。
魏于栗磾攻金墉,癸卯,河南太守王涓之弃城走。魏主以栗磾为豫州刺史,镇洛阳。
魏建义将军刁雍寇青州,州兵击破之。雍收散卒。走保大乡山。
乙己,魏主畋于韩陵山,遂如汲郡,至枋头。
朝议以项城去魏不远,非轻军所抗,使刘粹召高道瑾还寿阳;若沈叔狸已进,亦宜且追。粹奏:“虏攻虎牢,未复南向,若遽摄军舍项城,则淮西诸郡无所凭依。沈叔狸已顿肥口,又不宜遽退。”时李元德帅散卒二百至项,刘粹使助高道瑾戍守,请宥其奔败之罪,朝议并许之。
己丑,诏南兖州刺史檀道济监征讨诸军事,与王仲德共救之。庐陵王义真遣龙骧将军沈叔狸将三千人就刘粹,量宜赴援。秦王炽磐征秦州牧昙达为左丞相、征东大将军。
丁丑,太皇太后萧氏殂。
辛亥,魏人筑平城外郭,四周三十二里。
六月,壬申,以尚书仆射傅亮为中书监、尚书令,以领军将军谢晦领中书令,侍中谢方明为丹阳尹。方明善治郡,所至有能名;承代前人,不易其政,必宜改者,则以渐移变,使无迹可寻。
沈约论曰:蔡廓固辞铨衡,耻为志屈;岂不知选、录同体,义无偏断乎!良以主暗时难,不欲居通塞之任。远矣哉!
十一月,魏太子焘将兵出屯塞上,使安宁王弥与安同居守。
柔然寇魏边。仲春,戊辰,魏筑长城,自赤城西至五原,延袤二千馀里,备置守兵,以备柔然。
景平元年癸亥,公元四二三年春,正月,己亥朔,大赦,改元。
魏主南巡垣岳,丙辰,至邺。
河西王蒙逊及吐谷浑王阿柴皆遣使入贡。庚辰,诏以蒙逊为都督凉、秦、河、沙四州诸军事、骠骑大将军、凉州牧、河西王;以阿柴为督塞表诸军事、安西将军、沙州刺史、浇河公。
营阳王
秦出连虔与河西沮渠成都战,禽之。
毛德祖出兵与公孙表大战,从朝至晡,杀魏兵数百。会奚斤自许昌还,合击德祖,大破之,亡甲士一千馀人,复婴城自守。
乙卯.魏主济自灵昌津,遂如东郡、陈留。
刁雍见魏主于邺,魏主曰:“叔孙建等入青州,民皆藏避,攻城不下。彼素服卿威望,今遣卿助之。”乃以雍为青州刺史,给雍骑,使行募兵以取青州。魏兵济河向青州者凡六万骑,刁雍募兵得五千人,安抚士民,皆送租供军。
庚戌,奚斤等急攻滑台,拔之。王景度出走;景度司马阳瓒为魏所执,不降而死。魏主以成皋侯苟儿为兖州刺史,镇滑台。
秋,七月,己酉,葬武天子于初宁陵,庙号高祖。
辛丑,帝礼南郊。
初,魏主闻高祖克长安,大惧,遣使请和,自是每岁交聘不断。及高祖殂,殿中将军沈范等奉使在魏,还,及河,魏主遣人追执之,议出兵取洛阳、虎牢、滑台。崔浩谏曰:“陛下不以刘裕歨起,纳其使贡,裕亦敬事陛下。不幸今死,遽乘丧伐之,虽得之,不敷为美。且国度本日亦未能一举取江南也,而徒有伐丧之名,窃为陛下不取。臣谓宜遣人吊丧,存其孤弱,恤其凶灾,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