丙午,高句丽王琏遣使入贡于魏,且请国讳。魏主使录帝系及讳以与之;拜琏都督辽海诸军事、征东将军、辽东郡公、高句丽王。琏,钊之曾孙也。
领军将军刘湛与仆射殷景仁素善,湛之入也,景仁实引之。湛既至,以景仁位遇本不逾己,而一旦居前,意甚忿忿;俱被时遇,以景仁专管内任,谓为间己,猜隙渐生。知帝信仗景仁,不成移夺,时司徒义康专秉朝权,湛尝为义康上佐,遂委心自结,欲因宰相之力以回上意,倾黜景仁,独当时务。
元嘉十二年乙亥,公元四三五年春,正月,己未朔,日有食之。
前秘书监谢灵运,好为山泽之游,穷幽极险。从者数百人,砍木开径;百姓惊扰,觉得山贼。会稽太守孟顗与灵运有隙,表其有异志,出兵自防。灵运诣自陈,上觉得临川内史。灵运游放自如,烧毁郡事,为有司所纠。是岁,司徒遣使随州处置郑望生收灵运;灵运执望生,发兵逃逸,作诗曰:“韩亡子房奋,秦帝鲁连耻。”催讨,擒之。廷尉奏灵运帅众背叛,论正斩刑。上爱其才,欲免官罢了。袁城王义康坚执,谓不恕。乃降死一等,徙广州。久之,或告灵运令人买兵器,结健儿,欲于三江口篡取之,不果。诏于广州弃市。灵运恃才放逸,多所陵忽,故及于祸。
玄月,戊子,大破胡众,斩白龙,屠其城。冬,十月,甲午,魏人破白龙馀党于五原,诛数千人,以其老婆赐将士。
义康僚属及诸附丽湛者,潜相约勒,无敢历殷氏之门。彭城王主簿沛郡刘敬文父成,未悟其机,诣景仁求郡。敬文遽往谢湛曰:“老父悖耄,遂就殷铁干禄。由敬文暗浅,上负天生,阖门惭惧,无地自处。”唯后将军司马庾炳之游二人之间,皆得其欢心,而密输忠于朝廷。景仁卧家不朝谒,帝常使炳之奉命来往,湛不疑也。炳之,登之之弟也。
戊申,魏主命骠骑大将军乐平王丕、镇东大将军徒河屈垣等帅骑四万伐燕。
夏,四月,己巳,帝加景仁中书令、中护军,即家为府;湛加太子詹事。湛愈气愤,使义康毁景仁于帝;帝遇之益隆。景仁对亲旧叹曰:“引之令入,入便噬人!”乃称疾解聘,表疏累上。帝不准,使停野抱病。
魏主轻山胡,日引数十骑登山临视之。白龙伏懦夫十馀处掩击之,魏主坠马,几为所擒。内和行长代人陈建以身抜之,大喊奋击,杀胡数人,身被十馀疮,魏主乃免。
甲辰,魏主如定州;十一月,乙丑,如冀州;己巳,败于广州;丙子,如邺。
元嘉十一年甲戌,公元四三四年春,正月,戊戌,燕王遣使请和于魏,魏主不准。
魏秦州刺史薛谨击吐没骨,灭之。
甲申,魏大赦,改元太延。
杨难当遣其子和将兵与蒲甲子等共击萧承之,相拒四十馀日,围承之数十重,短兵接,弓矢无所复施。氐悉衣犀甲,戈矛所不能入。承之断槊长数尺,以大斧椎之,一槊辄贯数人。氐不能当,烧营走,据大桃。闰月,承之等追击之,至南城,氐败走,斩获甚众,悉收汉中故地,置戍于葭萌水。
杨难当以克汉中得胜于魏,送雍州流民七千家于长安。萧思话至襄阳,遣横野司马萧承之为前驱。承之缘道出兵,得千人,进据磝头。杨难当焚劫汉中,引众西还,留赵温守梁州;又遣其魏兴太守薛健据黄金山。思话遣阴平太守萧坦攻铁城戍,拔之。
龟兹、疏勒、乌孙、悦般、渴槃陁、鄯善、焉耆、车师、粟持九国入贡于魏。魏主以汉世虽通西域,有求则卑辞而来,无求则骄慢不平。盖自知去中国绝远,大兵不能至故也。今报使来往,徒为劳费,终无所益,欲不遣使。有司固请,觉得:“九国不惮险远,慕义入贡,不宜回绝,以抑将来。”乃遣使者王恩生等二十辈使西域。恩生等始度流沙,为柔然所执,恩生所敕连可汗,持魏节不平。魏主闻之,切责敕连,敕连乃遣恩生等还。竟不能达西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