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亥,魏太皇太后及魏主如西宫。
丙寅,追尊皇考曰宣天子,皇妣陈氏曰孝皇后。
甲辰,以太傅为相国,总百揆,封十郡,为齐公,加九锡;其骠骑大将军、扬州牧、南徐州刺史仍旧。乙巳,诏齐国官爵礼节,并仿天朝。丙午,以世子赜领南豫州刺史。
壬子,上赏佐命之功,褚渊、王俭等进增爵、户各有差。处士何点谓人曰:“我作《齐书》已竟,赞云:‘渊既世族,俭亦国华;不赖舅氏,遑恤国度!’”点,尚之之孙也。渊母宋始安公主,继母吴郡公主;又尚巴西公主。俭母武康公主;又尚阳羡公主。故点云然。
丁卯,封皇子钧为衡阳王。
是岁,魏诏中书监高允议定律令。允虽笃老,而志识不衰。诏以允家贫养薄,令乐部丝竹十人五日一诣允以娱其志,朝晡给膳,朔望致牛酒,月给衣服绵绢;入见则备几杖,问以政治。
癸丑,魏遣假梁郡王嘉督二将出淮阴,陇西公琛督三将出广陵,河东公薛虎子督三将出寿阳,奉丹杨王刘昶犯境;许昶以光复古业,世胙江南,称藩于魏。蛮酋桓诞请为前驱,以诞为南征西道多数督。义阳民谢天盖自称司州刺史,欲以州附魏,魏乐陵镇将韦珍引兵渡淮应接。豫章王嶷遣中兵参军萧惠朗将二千人,助司州刺史萧景先讨天盖,韦珍略七千馀户而去。景先,上之从子也。南兖州刺史王敬则闻魏将济淮,委镇还建康,士民惊散,既而魏竟不至。上以其功臣,不问。
魏陇西公琛等攻拔马头戍,杀太守刘从。乙卯,诏表里纂严,出兵拒魏,征南郡王长懋为中军将军,镇石头。
司空兼太保褚渊等奉玺绶,帅百官诣齐宫劝进;王推让未受。渊从弟前安成太守炤谓渊子贲曰:“司空本日安在?”贲曰:“奉玺绶在齐大司马门。”炤曰:“不知汝家司空将一家物与一家,亦复何谓!”甲午,王即天子位于南郊。还宫,大赦,改元。奉宋顺帝为汝阴王,优崇之礼,皆仿宋初。筑宫丹杨,置兵保卫之。宋神主迁汝阴庙,诸王皆降为公;自非宣力齐室,馀皆除国,独置南康、华容、萍乡三国,以奉刘穆之、王弘、何无忌以后,除国者凡百二十人。二台官僚,依任摄职,名号分歧、员限盈父老,别更详议。
丁酉,以太子詹事张绪为中书令,齐国左卫将军陈显达为中护军,右卫将军李安民为中领军。绪,岱之兄子也。
宋自孝建以来,政纲弛紊,簿籍讹谬,上诏黄门郎会稽虞玩之等更加检定,曰:“黄籍,民之大纪,国之治端。自顷巧伪日甚,何故变革?”玩之上表,觉得:“元嘉中,故光禄大夫傅隆年出七十,犹手自册本,躬加隐校。今欲求治取正,必在勤明令长。愚谓宜以元嘉二十七年籍为正,更立明科,一听首悔;迷而不返,依制必戮;如有虚昧,州县同科。”上从之。
辛丑,上祀南郊。
六月,丙子,诛游击将军姚道和,以其贰于沈攸之也。
魏步骑号二十万,豫州刺史垣崇祖集文武议之,欲治外城,堰肥水以自固。皆曰:“昔佛狸犯境,南平王士卒完盛,数倍于今,犹以郭大难守,退保内城。且自有肥水,何尝堰也,恐劳而无益。”崇祖曰:“若弃外城,虏必据之,外修楼橹,内筑长围,则坐成擒矣。守郭筑堰,是吾不谏之策也。”乃于城西北堰肥水,堰北筑小城,周为深堑,使数千人守之,曰:“虏见城小,觉得一举可取,必悉力攻之,以谋破堰;吾纵水冲之,皆为流尸矣。”魏人果蚁附攻小城,崇祖著白纱帽,肩舆上城,晡时,决堰下水;魏攻城之众漂坠堑中,人马灭顶以千数。魏师退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