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治通鉴 > 第378章 (1)

我的书架

秋,八月,丁未,命尚书删定郎济阳蔡法度损益王植之集注旧律,为《梁律》,仍命与尚书令王亮、侍中王莹、尚书仆射沈约、吏部尚书范云等九人同议定。

先是,蜀民多流亡,闻元起至,争出投附,皆称叛逆兵应朝廷,军士新故三万馀人。元起在道久,粮食乏绝,或说之曰:“蜀土政慢,民多诈疾,若检巴西一郡籍注,因此罚之,所获必厚。”元起然之。李膺谏曰:“使君前有严敌,后无继援,山民始附,于我观德。若纠以刻薄,民必不堪;众心一离,虽悔无及。何必起疾能够济师!膺请出图之,不患资粮不敷也。”元起曰:“善。一以委卿!”膺退,帅富民上军资米,得三万斛。

以谢沭县公宝义为巴陵王,奉齐祀。宝义幼有废疾,不能言,故独得全。

闰月,丁巳,魏顿丘匡公穆亮卒。

壬寅,进大司马衍都督中外诸军事,剑履上殿,赞拜不名。

陈伯之闻王茂来,谓褚緭等曰:“王观既不就命,郑伯伦又不肯从,便应白手受困。今先平豫章,开通南路,多发丁力,益运资粮,然后囊括北向,以扑饥疲之众,不忧不济。”六月,留村夫唐盖人守城,引兵趣豫章,攻伯伦,不能下。王茂军至,伯之表里受敌,遂败走,间道渡江,与虎牙等及褚緭俱奔魏。

初,大司马与黄门侍郎范云南清河太守沈约、司徒右长史任昿同在竟陵王西邸,意好敦密,至是,引云为大司马咨议参军、领录事,约为骠骑司马,昿为记室参军,与参谋议。前吴兴太守谢杅、国子祭酒何胤,先皆弃官家居,衍奏征为军谘祭酒,杅、胤皆不至。大司马内有受禅之志。沈约微扣其端,大司马不该;它日,又进曰:“今与古异,不成以淳风期物。士大夫攀龙附凤者,皆望有尺寸之功。今童儿牧竖皆知齐祚已终,明公当承其运;天文谶记又复炳然。天心不成违,情面不成失。苟历数地点,虽欲谦光,亦不成得已。”大司马曰:“吾方思之。”约曰:“公初建牙樊、沔,此时应思;今王业已成,何所复思!若不早定大业,脱有一人创新,即损威德。且人非金玉,时势难保,岂能够建安之封遗之子孙!若天子还都,公卿在位,则君臣分定,无复异心。君明于上,臣忠于下,岂复有人方更同公作贼!”大司马然之。约出,大司马召范云告之,云对略同约旨。大司马曰:“智者乃尔暗同。卿明早将休文更来!”云出,语约,约曰:卿必待我!云承诺,而约先期入。大司马命草具其事,约乃出怀中圣旨并诸选置,大司马初无所改。俄而云自外来,至殿门,不得入,盘桓寿光阁外,但云“咄咄!”约出,问曰:“何故见处?”约举手向左,云笑曰:“不乖所望。”有顷,大司马召云人,叹约才干纵横,且曰:我起兵于今三年矣,功臣诸将实有其劳,然成帝业者,卿二人也!

鲁阳蛮围魏湖阳,抚军将军李崇将兵击破之,斩鲁北燕;徙万馀户于幽、并诸州及六镇,寻叛南走,地点催讨,比及河,杀之皆尽。

丁卯,以中书监王亮为尚书令,相国左长史王莹为中书监,吏部尚书沈约为尚书仆射,长兼侍中范云为散骑常侍、吏部尚书。

齐南康侯子恪及弟祁阳侯子范尝因事入见,上安闲谓曰:“天下公器,非可力取,苟无期运,虽项籍之力终亦败亡。宋孝武性猜忌,兄弟粗有令名者皆鸩之,朝臣以疑似枉死者接踵。然或疑而不能去,或不疑而卒为患,如卿祖以材略见疑,而无如之何,湘东以庸愚不疑,而子孙皆死其手。我于时已生,彼岂知我应有本日!固知有天命者非人所害。我初平建康,人皆劝我撤除卿辈以壹物心,我于时依而行之,谁谓不成!正以江左以来,代谢之际,必相屠灭,感慨和蔼,以是鼎祚不长。又,齐、梁虽云反动,事异宿世,我与卿兄弟虽复绝服,宗属未远,齐业之初亦共甘苦,情同一家,岂可遽如行路之人!卿兄弟果有天命,非我所杀;若无天命,何忽行此!适足示无度量耳。且建武涂炭卿门,我叛逆兵,非惟自雪门耻,亦为卿兄弟报仇。卿若能在建武、永元之世拔乱归正,我岂得不释戈推奉邪!我自取天下于明帝家,非取之于卿家也。昔刘子舆自称成帝子,光武言:‘借使成帝重生,天下亦不复可得,况子舆乎!’曹志,魏武帝之孙,为晋忠臣。况卿本日犹是宗室,我方安然相期,卿无复情自外之意!小待,自当知我寸心。”子恪兄弟凡十六人,皆仕梁,子恪、子范、子质、子显、子云、子晖并以才气着名,历官清显,各以寿终。

推荐阅读: 重生之神医学霸     阵法祖师     周天子     西北战神     中和之道     快穿之妖妃人生     借你三分气运     赠我风雪白满头     重生之我为许仙     噬灭剑神     帝医狂枭     异世重生倾天下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