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天下七科讁及英懦夫,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骑六万、步兵七万出朔方;强弩都尉路博德将万馀人与贰师会;游击将军韩说将步兵三万人出五原;因杅将军公孙敖将骑万、步兵三万人出雁门。匈奴闻之,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;而单于以兵十万待水南,与贰师接战。贰师解而引归,与单于连斗十馀日。游击无所得。因杅与左贤王战,倒霉,引归。
赵中大夫白公奏穿渠引泾水,首起谷口,尾入栎阳,注渭中,袤二百里,溉田四千五百馀顷,因名曰白渠;民得其饶。
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,召护北军使者任安,与节,令出兵。安拜受节;入,闭门不出。太子引兵去,驱四市人凡数万众,至长乐西阙下,逢丞相军,合战五日,死者数万人,血流入沟中。官方皆云太子反,以故众不附太子,丞相附兵浸多。
征和元年己丑,公元前九二年春,正月,上还,幸建章宫。
徙郡国豪杰于茂陵。
秋,旱。
秋,匈奴入雁门。太守坐畏□弃市。
汉纪十四(起昭阳协洽,尽阏逢敦牂,凡十二年)
上每行幸,常今后事付太子,宫内付皇后。有所平决,还,白其最,上亦无异,偶然不省也。上用法严,多任深切吏。太子刻薄,多所昭雪,虽得百姓心,而用法大臣皆不悦。皇后恐久开罪,每戒太子,宜留取上意,不该擅有所纵舍。上闻之,是太子而非皇后。群臣刻薄父老皆附太子,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。邪臣多党与,故太子誉少而毁多。卫青薨后,臣下无复娘家为据,竞欲构太子。
夏,大旱。
夏,四月,大风,发屋折木。
臣光曰:为人君者,动静行动不成不慎,发于中必形于外,天下无不知之。当是时也,皇后、太子皆无恙,而命钩弋之门曰尧母,非名也。是以奸臣逆探上意,知其奇爱少子,欲觉得嗣,遂有危皇后、太子之心,卒成巫蛊之祸,悲夫!
上行幸甘泉。
初,上年二十九乃生戾太子,甚爱之。及长,性仁恕温谨,上嫌其材能少,不类己;而所幸王夫人生子闳,李姬生子旦、胥,李夫人生子髆,皇后、太子宠浸衰,常有不自安之意。上觉之,谓大将军青曰:“汉家庶事草创,加四夷陵犯中国,朕稳定动轨制,后代没法;不出师挞伐,天下不安;为此者不得不劳民。若后代又如朕所为,是袭亡秦之迹也。太子敦重好静,必能安天下,不使朕忧。欲求守文之主,安有贤于太子者乎!闻皇后与太子有不安之意,岂有之邪?能够意晓之。”大将军顿首谢。皇后闻之,脱簪请罪。太子每谏证伐四夷,上笑曰:“吾当其劳,以逸遗汝,不亦可乎!”
十仲春,上行幸雍,祠五畤。西至安宁、北地。
世宗孝武天子下之下
是时,上春秋高,疑摆布皆为蛊祝诅;有与无,莫敢讼其冤者。充既知上意,因胡巫檀何言:“宫中有蛊气,不除之,上终不差。”上乃使充入宫,至省中,坏御座,掘地求蛊;又使按道侯韩说、御史章赣、黄门苏文等助充。充先治后宫希幸夫人,以次及皇后、太子宫,掘地纵横,太子、皇后无复施床处。充云:“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,又有帛书,所言不道;当奏闻。”太子惧,问少傅石德。德惧为徒弟并诛,因谓太子曰:“前丞相父子、两公主及卫氏皆坐此,今巫与使者掘地得征验,不知巫置之邪,将实有也,无以自明。可矫以节收捕充等系狱,穷治其奸滑。且上疾在甘泉,皇后及家吏叨教皆不报;上存亡未可知,而奸臣如此,太子将不念秦扶苏事邪?”太子曰:“吾人子,安得擅诛!不如归谢,幸得无罪。”太子将往之甘泉,而江充持太子甚急;太子计不知所出,遂从石德计。秋,七月,壬午,太子使客诈为使者,收捕充等。按道侯说疑使者有诈,不肯受诏,客格杀说。太子自临斩充,骂曰:“赵虏!前乱乃国王父子不敷邪!乃复乱吾父子也!”又炙胡巫上林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