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酉,上幸灵口;乙卯,还宫。
辛卯,上谓侍臣曰:“孝恪近奏称八月十一日往击焉耆,二旬日应至,必以二十二日破之。朕计其道里,使者本日至矣!”言未毕,驿骑至。
初,上与隐太子、巢剌王有隙,密明公赠司空封德彝阴持两端。杨文幹之乱,上皇欲废隐太子而立上,德彝固谏而止。其事甚秘,上不之知,薨后乃知之。壬辰,治书侍御史唐临始追劾其事,请黜官夺爵。上命百官议之,尚书唐俭等议:“德彝罪暴身后,恩结生前,所历众官,不成追夺,请降赠改谥。”诏黜其赠官,改谥曰缪,削所食实封。
相里玄奖至平壤,莫离支已将兵击新罗,破其两城,高丽王使召之,乃还。玄奖谕使勿攻新罗,莫离支曰:“昔隋人犯境,新罗乘衅侵我地五百里,自非归我侵地,恐兵未能已。”玄奖曰:“既往之事,焉可追论!至于辽东诸城,本皆中国郡县,中国尚且不言,高丽岂得必求故地!”莫离支竟不从。
西突厥处那啜使其吐屯摄焉耆,遣使入贡。上数之曰:“我出兵击得焉耆,汝何人而据之!”吐屯惧,返其国。焉耆立栗婆准从父兄薛婆阿那支为王,仍附于处那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