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,十月,戊寅,上幸华清宫。
中书舍人宋昱知选事,进步士广平刘乃以选法未善,上书于昱,觉得:“禹、稷、皋陶同居舜朝,犹曰载采有九德,考成以九载。近代主司,察言于一幅之判,观行于一揖之间,何古今迟速不侔之甚哉!借使周公、孔子今处铨廷,考其辞华,则不及徐、庾,观其利口,则不若啬夫,何暇论圣贤之奇迹乎!”
丁亥,上还宫。
国忠子暄举明经,学业荒陋,分歧格。礼部侍郎达奚珣畏国忠权势,遣其子昭应尉抚先白之。抚伺国忠入朝上马,趋至马下;国忠意其子必当选,有忧色。抚曰:“大人白相公,郎君所试,不中程式,然亦未敢落也。”国忠怒曰:“我子何患不繁华,乃令鼠辈相卖!”策马不顾而去。抚惶惶,书白其父曰:“彼恃挟贵势,令人惨嗟,安可复与论曲直!”遂置暄上第。及暄为户部侍郎,珣始自礼部迁吏部,暄与所亲言,犹叹己之淹回,珣之迅疾。
国忠为人强辩而轻躁,无威仪。既为相,以天下为己任,讯断机务,勇敢不疑;居朝廷,攘裾扼腕,公卿以下,颐指气使,莫不震慑。自侍御史至为相,凡领四十馀使。台省官有才行时名,不为己用者,皆出之。
玄月,阿布思犯境,围永清栅,栅使张元轨拒却之。
夏,蒲月,己酉,复以魏、周、隋后为三恪,杨国忠欲攻李林甫之短也。卫包以助邪贬夜郎尉,崔昌贬乌雷尉。
壬辰,以左武卫大将军何复光将岭南五府兵击南诏。
冬,十月,戊寅,上幸华清宫。
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击吐蕃,拔洪济、大漠门等城,悉收九曲部落。
京兆尹鲜于仲通讽选人请为国忠刻颂,立于省门,制仲通撰其辞;上为改定命字,仲通以金填之。
哥舒翰素与安禄山、安思顺不协,上常和解之,使为兄弟。是冬,三人俱入朝,上使高力士宴之于城东。禄山谓翰曰:“我父胡,母突厥,公父突厥,母胡,族类颇同,何得不相亲?”翰曰:前人云:狐向窟嗥不祥,为其忘本故也。兄苟见亲,翰敢不经心!“禄山觉得讥其胡也,大怒,骂翰曰:突厥敢尔!翰欲应之,力士目翰,翰乃止,阳醉而散,自是为怨愈深。”
秋,八月,乙丑,上复幸左藏,赐群臣帛。癸巳,杨国忠奏有凤皇见左藏库屋,出纳判官魏仲犀言凤集库西通训门。
甲申,以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兼北平太守,充卢龙军使。
杨国忠与虢国夫人居第相邻,日夜来往,无复期度,或并辔走马入朝,不施障幕,门路为之掩目。三夫人将从车驾幸华清宫,会于国忠第;车马主子,充满数坊,斑斓珠玉,鲜华夺目。国忠谓客曰:“吾本敝宅,一旦缘椒房至此,未知税驾之所,然念终不能致令名,不若且极乐耳。”杨氏五家,队各为一色衣以相别,五家合队,粲若云锦;国忠仍以剑南旌节引于其前。
初,高美人王思礼与翰俱为押牙,事王忠嗣。翰为节度使,思礼为兵马使兼河源军使。翰击九曲,思礼前期;翰将斩之,既而复召释之。思礼徐曰:“斩则遂斩,复召何为!”
国忠以司勋员外郎崔圆为剑南留后,征魏郡太守吉温为御史中丞,充京畿、关内采访等使。温诣范阳辞安禄山,禄山令其子庆绪送至境,为温控马出驿数十步。温至长安,凡朝廷动静,辄报禄山,信宿而达。
初,李林甫以陈希烈易制,引为相,政事常随林甫摆布,晚节遂与林甫为敌,林甫惧。会李献忠叛,林甫乃请解朔方节制,且荐河西节度使安思顺自代;庚子,以思顺为朔方节度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