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以德棣节度使李全略为横海节度使。夏,四月,辛酉朔,日有食之。
丙子,集王缃薨。
戊申,裴度至长安,见上,谢讨贼无功。先是,上诏刘悟送刘承偕诣京师,悟托以军情,不时奉诏。上问度:“宜如何措置?”度对曰:“承偕在昭义,娇纵犯警,臣尽知之,悟在行营与臣书,具论其事。时有中使赵弘亮在臣军中,持悟书去,云‘欲自奏之’,不知尝奏不?”上曰:“朕殊不知也,且悟大臣,何不自奏!”对曰:“悟武臣,不知事体。然今事状藉藉如此,臣等面论,陛下犹不能决,况悟当日单辞,岂能动圣听哉!”上曰:“前事勿论,直言此时如何措置?”对曰:“陛下必欲收天下心,止应下半纸圣旨,具陈承偕娇纵之罪,令悟集将士斩之,则藩镇之臣。孰不思为陛下效死!非独悟也。”上昂首很久,曰:“朕不吝承偕,然太后觉得养子,今兹囚絷,太后尚未知之,况杀之乎;卿更思其次。”度乃与王播等奏请“流承偕于远州,必得出。”上从之。后月馀,悟乃释承偕。
李光颜所将兵闻当留沧景,皆大喊西走,光颜不能制,因惊惧成疾。己酉,上表固辞横海节,乞归许州。许之。
加刘悟检校司徒,馀仍旧。自是悟浸骄,欲效河北三镇,招聚不逞,章表多不逊。
戊戌,宣武监军奏军乱。庚子,李□自奏已权知留后。
朝廷以新罢兵,力不能讨徐州,己未,以王智兴为武宁节度使。
谏官上言:裴度无罪,不当免相。元稹与于方为邪谋,责之太轻。上不得已,壬申,削稹长春宫使。
甲戌,以傅良弼、李寰为神策都知兵马使。
邕州人不乐属容管,刺史李元宗以吏人状授御史,使奏之。容管经略使严公素闻之,遣吏按元宗擅以罗阳县归蛮酋黄少度。蒲月,壬寅,元宗将兵百人并州印奔黄洞。
辛已,中书侍郎、同平章事崔植罢为刑部尚书,以工部侍郎元稹同平章事。癸未,加李光颜横海节度、沧景察看使,其忠武、深州行营节度仍旧。以横海节度使李全略为德棣节度使。时朝廷以光颜悬军深切,馈运难通,故割沧景以隶之。
丙寅,以牛元翼为山南东道节度使,以左神策行营乐寿镇兵马使清河傅良弼为沂州刺史,以瀛州博野镇遏使李寰为忻州刺史。良弼、寰所戍在幽、镇之间,朱克融、王庭氵奏互加诱胁,良弼、寰不从,各以其众坚壁,贼竟不能取,故赏之。
王庭凑之围牛元翼也,和王傅于方欲以奇策于进,言于元稹,请“遣客王昭、于友明间说贼党,使出元翼。仍赂兵、吏部令史伪出告身二十通,令以便宜给赐。”稹皆然之,有李赏者,知其谋,乃告裴度,云方为稹结客刺度,度隐而不发。赏诣左神策告其事。丁巳,诏左仆射韩皋等鞫之。
朝廷之讨李□也,遣司门郎中韦文恪宣慰魏博,史宪诚表请授□旌节,又于黎阳筑马头,为渡河之势,见文恪,辞礼倨慢;及闻□死,辞礼顿恭,曰:“宪诚,胡人,比方狗,虽被捶击,终不离主耳。”
庚辰,上与宦者击球于禁中,有宦者坠马,上惊,因得风疾,不能履地,自是人不闻上起居。宰相屡乞入见,不报。裴度三上疏请立太子,且请入见。十仲春,辛卯,上见群臣于紫宸殿,御大绳床,悉去摆布卫官,独宦者十馀人侍侧,情面稍安。李逢吉进言:“景王已长,请立为太子。”裴度请速下诏,副天下望。上无言。既而两省官亦继有请立太子者。癸巳,诏立景王湛为皇太子。上疾浸瘳。
是岁,初行《宣明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