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纪六十(起屠维作噩,尽昭阳赤奋若,凡五年)
壬辰,以李德裕为义成节度使。李宗闵恶其逼己,故出之。
太和四年庚戌,公元八三零年春,正月,辛巳,武昌节度使牛僧孺入朝。戊子,立子永为鲁王。
李宗闵举荐牛僧孺。辛卯,以僧孺为兵部尚书、同平章事。因而二人相与排摈李德裕之党,稍稍逐之。
南诏之寇成都也,诏山南西道出兵救之,兴元兵少,节度使李绛募兵千人赴之,未至,蛮退而还。兴元兵有常额,诏新募兵悉罢之。仲春,乙卯,绛悉召新军,谕以诏旨而遣之,仍赐以廪麦,皆怏怏而退。往辞监军,监军杨叔元素恶绛不奉己,以赐物薄激之。公愤,大噪,掠库兵,趋使牙。绛方与僚佐宴,不为备,走登北城。或劝缒而出,绛曰:“吾为元帅,岂可逃去!”麾推官赵存约令去。存约曰:“存约受明公知,何可苟免!”牙将王景延与贼力战死,绛、存约及察看判官薛齐皆为乱兵所害,贼遂屠绛家。戊午,叔元奏绛收新军募直乃至乱。庚申,以尚书右丞温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。是时,三省官上疏共论李绛之冤。谏议大夫忆敏行具孙叔元激愤乱兵,上始悟。
仲春,横海节度使李祐帅诸道行营兵击李同捷,破之,打击德州。
石雄既去武宁,王智兴悉杀军中与雄善者百馀人。夏,四月,戊午,智兴奏雄动摇军情,请诛之。上知雄无罪,免死,长流白州。戊辰,李载义奏攻沧州,破其罗城。李祐拔德州,城中将卒三千馀人奔镇州。李同捷与祐书请降,祐并奏其书,谏议大夫柏耆受诏宣慰行营,好张大阵容以威制诸将,诸将已恶之矣。及李同捷请降于祐,祐遣大将万洪代守沧州。耆疑同捷之诈,自将数百骑驰入沧州,以事诛洪,取同捷及其家眷诣京师。乙亥,至将陵,或言王庭凑欲以奇兵篡同捷,乃斩同捷,传首,沧景悉平。蒲月,庚寅,加李载义同平章事。诸道兵攻李同捷,三年,仅能下之。而柏耆径入城,取为己功。诸将疾之,争上表论列。辛卯,贬耆为循州司户。李祐寻薨。
路隋言于上曰:“宰相任重,不宜兼金谷噜苏之务,如杨国忠、元载、皇甫閐皆奸臣,所为不敷法也。”上觉得然。因而裴度辞度支,上许之。
庚申,卢龙监军奏李载义与敕使宴于球场后院,副兵马使杨志诚与其徒呼噪反叛,载义与子正元奔易州。志诚又杀莫州刺史张庆初。上召宰相谋之,牛僧孺曰:“范阳自安、史以来,非国统统,刘总暂献其地,朝廷费钱八十万缗而无涓滴所获。本日记诚得之,犹前日载义得之也。因此抚之,使捍北狄,不必计其逆顺。”上从之。载义自易州赴京师,上以载义有平沧景之功,且事朝廷恭敬,仲春,壬辰,以载义为太保,同平章事仍旧。以杨志诚为卢龙留后。
李载义奏攻沧州长芦,拔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