庚辰,帝至河中,发步骑会高万发兵取丹、延。
刘守光遣使上表得胜,且言“俟沧德事毕,为陛下扫平并寇。”亦致书晋王,云欲与之同破伪梁。
丁未,朔方节度使韩逊奏克盐城,斩岐所署刺史李继直。
辛酉,均州刺史张敬方奏克房州。
初,帝召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,欲使督诸将攻潞州,之前兖海留后王班为留后,镇襄州。师厚屡为班言牙兵王求等凶悍,宜备之,班自恃摆布有懦夫,不觉得意,每众辱之。戊寅,谪求戍西境,是夕,反叛,杀班,推都批示使雍丘刘玘为留后。玘伪从之,明日,与批示使王延顺逃诣帝所。乱兵奉平淮批示使李洪为留后,附于蜀。未几,房州刺史杨虔亦叛附于蜀。
邺王罗绍威得风痹病,上表称:“魏故大镇,多外兵,愿得有功重臣镇之,臣乞骸骨归第。”帝闻之,抚案动容。己亥,以其子周翰为天雄节度副使,知府事。谓使者曰:“亟归语而主:为我强饭!如有不成讳,当世世贵尔子孙以相报也。今使周翰领军府,尚冀尔复愈耳。”
十一月,甲午,帝告谢于圜丘;戊戌,大赦。
是岁,弘农王遣军将万全感赍书间道诣晋及岐,告以嗣位。
晋周德威、李嗣昭将兵三万出阴地关,攻晋州,刺史徐怀玉把守。帝自将救之,丁丑,发大梁,乙酉,至陕州。戊子,岐王所署延州节度使胡敬璋寇上平关,刘知俊击破之。周德威等闻帝将至,乙未,退保隰州。荆南节度使高季昌遣兵屯汉口,绝楚朝贡之路。楚王殷遣其将许德勋将水军击之,至沙头,季昌惧而请和。殷又遣步军都批示使吕师周将兵击岭南,与清海节度使刘隐十馀战,取昭、贺、梧、蒙、龚、富六州。殷土宇既广,乃养士息民,湖南遂安。
丙申,以用度稍充,初给百官全俸。
秋,七月,甲子,以刘守光为燕王。
刘守文频年攻刘守光不克,力大出兵,以重赂招契丹、吐谷浑之众,合四万屯蓟州。守光逆战于鸡苏,为守文所败。守文单马立于陈前,泣谓其众曰:“勿杀吾弟!”守光将元行钦识之,直前擒之,沧德兵皆溃。守光囚之别室,栫之藂棘,乘胜打击沧州。沧州节度判宫吕兖、孙鹤推守文子延祚为帅,乘城把守。兖,安次人也。
刘捍至长安,王重师不为礼,捍谮之于帝,云重师潜与邠、岐通。甲申,贬重师溪州刺史,寻赐他杀,夷其族。
河东兵寇晋州,抄掠至尧祠而去。
王彦章勇猛绝伦,每战用二铁枪,皆重百斤,一置鞍中,一在手,所向无前,时人谓之“王铁枪”。
丁未,以保义节度使王檀为潞州东面行营招讨使。
太祖神武元圣孝天子中
刘守光奏遣其子中军兵马使继威安抚沧州吏民。戊申,以继威为义昌留后。
帝遣刘知俊侄嗣业持诏指同州招谕知俊,知俊欲轻骑诣行在赔罪,弟知偃止之。杨师厚等至华州,知俊将聂赏开门降。知俊闻潼关不守,官军继至,苍黄失图,乙卯夜,举族奔岐。杨师厚至长安,岐兵已据城,师厚以奇兵并南山急趋,自西门入,遂克之。庚申,以刘鄩权佑国留后。岐王厚礼刘知俊,觉得中书令。地狭,无藩镇处之,但厚给俸禄罢了。
后梁纪二(起著雍执徐八月,尽重光协洽仲春,凡二年有奇)
蜀主命太子宗懿判六军,开永和府,妙简朝士为僚属。
淮南遣步军都批示使周本、南面统军使吕师造击吴越,玄月,围姑苏。吴越将张仁保攻常州之东洲,拔之。淮南兵死者万馀人。淮南以池州团练使陈璋为水陆行营都招讨使,帅柴再用等诸将救东洲,大破仁保于鱼荡,复取东洲。柴再用方战舟坏,长槊浮之,仅而得济。家报酬之饭僧千人,再用悉取其食以犒部兵,曰:“士卒济我,僧何力焉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