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洪寇荆南,高季昌遣其将倪可福击败之。诏马步都批示使陈晖将兵会荆南兵讨洪。
帝将迁都洛阳。
辛酉,均州刺史张敬方奏克房州。
庚子,以王审知为闽王,刘隐为南平王。
冬,十月,蜀主立后宫张氏为贵妃,徐氏为贤妃,其妹为德妃。张氏,鄓人,宗懿之母也。二徐,耕之女也。
吴越王閔尝游府园,见园卒陆仁章树艺有智而志之,及姑苏被围,使仁章通信入城,果得报而返。閔以诸孙畜之,累迁两府军粮都监使,卒获其用。仁章,睦州人也。
保塞节度使胡敬璋卒,静难节度使李继徽以其将刘万子代镇延州。
保塞节度使刘万子残暴,失众心,且谋贰于梁,李继徽使延州牙将李延实图之。延实因万子葬胡敬璋,攻而杀之,遂据延州。马军都批示使河西高万兴与其弟万金闻变,以其众数千人诣刘知俊降。岐王置翟州于鄜城,其守将亦降。
刘知俊克延州,李延实降。
岐王欲取灵州以处刘知俊,且觉得牧马之地,使知俊自将兵攻之。朔方节度使韩逊遣使垂危;诏镇国节度使康怀贞、感化节度使寇彦卿将兵攻邠宁以救之。怀贞等所向皆捷,克宁、衍二州,拔庆州南城,刺史李彦广出降。游兵侵掠及泾州之境,刘知俊闻之,十仲春,己丑,解灵州围,引兵还。帝急召怀贞等还,遣兵迎援于三原青谷。怀贞等还,至三水,知俊遣兵据险邀之,左龙骧军使寿张王彦章力战,怀贞等乃得过。怀贞与裨将李德遇、许从实、王审权分道而行,皆与援兵不相值,至升平,刘知俊伏兵山口,怀贞大败,仅以身免,德遇等军皆没。岐王以知俊为彰义节度使,镇泾州。
丙子,蜀立皇后周氏。后,许州人也。
刘守文举沧德兵攻幽州,刘守光求救于晋,晋王遣兵五千助之。丁亥,守文兵至卢台军,为守光所败;又战玉田,亦败。守文乃还。
依政进士梁震,唐末登第,至是归蜀。过江陵,高季昌爱其才识,留之,欲奏为判官。震耻之,欲去,恐及祸,乃曰:“震素不慕荣宦,明公不以震为愚,必欲使之参谋议,但以白衣侍樽俎可也,何必在幕府!”季昌许之。震毕生止称进步士,不受高氏辟署。季昌甚重之,觉得谋主,呼曰前辈。
丁未,朔方节度使韩逊奏克盐城,斩岐所署刺史李继直。
帝从吴越王閔之请,以亳州团练使寇彦卿为东南面行营都批示使,击淮南。十一月,彦卿帅众二千袭霍丘,为土豪朱景所败;又攻庐、寿二州,皆不堪。淮南遣滁州刺史史俨拒之,彦卿引归。
徐温问将于严可求,可求荐周本。乃以本为西南面行营招讨应援使,将兵七千救高安。本之前攻姑苏无功,称疾不出,可求即其卧内强起之。本曰:“姑苏之役,敌不能胜我,但主将权轻耳。今必见用,愿毋置副贰乃可。”可求许之。本曰:“楚报酬全讽援助耳,非欲取高安也。吾败全讽,援兵必还。”乃疾趣象牙潭。过洪州。刘威欲犒军,本不肯留。或谓:“全讽兵强,君宜观情势然掉队。”本曰:“贼众十倍于我,我军闻之必惧,不若乘其锐而用之。”
帝遣近臣谕刘知俊曰:“朕待卿甚厚,何忽相负?”对曰:“臣不背德,但畏族灭如王重师耳。”帝复使谓之曰:“刘捍言重师阴结邠、岐,朕今悔之无及,捍死不敷塞责。”知俊不报。庚戌,诏削知俊官爵,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,帅侍卫马步军都批示使刘鄩等讨之。辛亥,帝发洛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