辽末,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,与西夏共同抗金,后被金灭[8]。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别离建立了东辽与后辽,最后东辽灭后辽,东辽被蒙古所灭。辽亡后,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道域建立西辽,定都虎思斡耳朵,1218年被蒙古所灭[9]。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,后又被蒙古所灭[10]。
都城
契丹族人
辽朝全盛期间边境东到日本海,西至阿尔泰山,北到额尔古纳河、大兴安岭一带,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[11]。
关于契丹初次改国号为“辽”的时候,普通有937、938和947年三种说法[21][22]。关于辽改国号的次数,普通学者都认同如许的观点,即辽太宗时改国号为辽,辽圣宗时复号契丹,至辽道宗时复改国号为辽[23]。从浩繁辽代墓志中在契丹或辽的国号前都有“大中心”或“南瞻部洲”的字样来看,到辽道宗时,已经仿佛以中国自居了[24]。
也有持分歧定见者,以为辽曾九改九复国号,也就是说,辽曾改国号达18次之多[25]。
汗青
契丹期间―耶律王朝
中文称呼
亚洲
“辽”、“契丹”二号的本义,“契丹”可解为“镔铁”,乃民族之号;“辽”则国号,得名于辽水。也有学者以为“辽国”一号得名于“辽远”之意。有学者研讨“辽”与契丹语“辽”的内涵,夸大辽“双国号制”的意义。也有学者主张主张契丹是改“晋”为“大辽”,而非改“契丹”为“大辽”[26]。
史学界公论,916年,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,国号契丹;太宗大同元年(947年),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,攻占开封灭后晋,耶律德光在开封即位改汗称帝,并改国号为大辽[4];圣宗统和元年(983年),又改称大契丹;道宗咸雍二年(1066年),复号大辽[3][17][18][19][20]。
辽朝(916年―1125年[1])是中国汗青上由契丹族建立的封建王朝,共传九帝,享国二百一十年。[2]
辽、大辽、辽国
大契丹(辽朝故地)[20]
南下中原
五代时契丹迭剌部的首级耶律阿保机乘中原内哄同一各部,代替痕德堇可汗后于907年2月27日便可汗位。他前后弹压了契丹贵族的兵变和征服奚、室韦、阻卜等部落,并且握有蒙古地区的产盐区,在军事与经济方面都非常强大[28]。915年耶律阿保机出征室韦得胜返国,但被迫交出汗位,不久他在滦河边扶植了一座仿幽州的城敦。916年3月17日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,即辽太祖。
辽朝
年代
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。辽朝将重心放在民族生长,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分开统制,主张因俗而治,初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。并且缔造契丹笔墨,保存本身的文明。别的,接收渤海国、五代、北宋、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明,有效地促进辽朝政治、经济和文明各个方面熟长。辽朝的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,是以在唐朝灭亡后中亚、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(契丹)视为中国的代表称呼[12][13]。
辽朝国号变迁
Liao Dynasty
938―982年
展开全数
英文称呼
大契丹
简称
上京(今内蒙古巴林左旗)、汴京(今河南开封)[4]
916年,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,成为辽政权的初创人,国号“契丹”,定都临潢府(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)[1][3]。947年,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,攻占汴京(今河南开封)灭后晋,耶律德光即位改汗称帝,并改国号为辽[4][5]。983年曾复改名“大契丹”,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规复国号“辽”。1125年为金国所灭[6][7]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