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师以后,必有凶年。

或强或羸﹔或挫或隳。

同于失者,失亦乐得之。

宠为下,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
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﹔

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反。

何谓宠辱若惊。

俗人昭昭,我独昏昏。

爱国治民,能有为乎。

故善人者,不善人之师﹔

吉事尚左,丧事尚右

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
复归於朴,朴散则为器。

听之不闻,名曰希﹔

重为轻根,静为躁君。

孰为此者。

我独泊兮,其未兆﹔

古之所谓「曲则全」者,岂虚言哉。

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。

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

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
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

澹兮其若海﹔

以其不自生,故能长生。

六合。六合尚不能久,而况于人乎。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八章

是以贤人常善救人,故无弃人﹔

是以贤人之治,

君子居则贵左,用兵则贵右。

不善人者,善人之资。

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。

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

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

涤除玄鉴,能无疵乎。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九章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七章

信不敷焉,有不信焉。

埏埴觉得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

豫兮若冬涉川﹔

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

其次,侮之。

夫乐杀人者,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。

兵者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

敦兮其若朴﹔

非以其忘我邪。

荒兮,其未央哉。

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﹔

不自见,故明﹔

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﹔

载营魄抱一,能无离乎。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九章

其次,畏之﹔

不自是,故彰﹔

功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

高低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七章

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
此三者觉得文,不敷。

知其白,守其黑,为天下式。

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

其在道也,曰:余食赘形。

夫兵者,不祥之器,

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

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。以此。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八章

胜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乐杀人。

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﹔

自见者不明﹔自是者不彰﹔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五章

搏之不得,名曰微。

专气致柔,能如婴儿乎。

渊兮,似万物之宗﹔湛兮,似或存。

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,

实其腹,

为天下式,常德不忒,复归于无极。

希言天然。

信不敷焉,有不信焉。

及吾无身,吾有何患。
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﹔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
杀人之众,以哀思泣之,克服以丧礼处之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六章

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
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骄。

是谓袭明。

人之所畏,不成不畏。

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

悠兮其贵言。

故有之觉得利,无之觉得用。

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
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

皆知善之为善,斯不善已。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四章

孰能浊以静之徐清。

企者不立﹔跨者不可﹔

为天下溪,常德不离,复归于婴儿。
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二十三章

揣而锐之,不生长保。

推荐阅读: 不让江山     混世矿工     家有王妃     弃妃,别来无恙     威武小娘子     带着仙葫混都市     个性魅惑如何成为英雄[综]     重生之后,我居然言出法随     无限之神泣     宠妻无度:无盐王妃太腹黑     重生后,我迎娶白富美     最佳二传1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