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卷 > 第76章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六
毛孔栴檀香,普熏于统统;口出青莲香,常演梵音声。
虽于统统处,皆无染著心;见有功德人,悲观无厌足。
持戒有聪明,具足诸功德;普于统统世,最胜无伦匹。
“汝今出人间,为世大明灯,普为诸众生,勤求无上觉。
尔时,释迦瞿波女,欲重明此义,承佛神力,察看十方,而说颂言:
同游八百女,端方夺民气,被服皆严丽,歌颂悉殊美。
我观太子身,譬若真金像,亦如大宝山,相好有光亮。
谁为汝父母?汝今系属谁?若已属于人,彼人摄受汝。
城中有居士,号曰善称呼;我时为彼女,名为净日光。
常观第一义,不求自利乐,但愿益众生,以此寂埋头。
“尔时,太子即为妙德而说颂言:
我见诸天下,净秽种类别,于净不贪乐,于秽不仇恨。
英勇大精进,坚毅不成动,金刚慧师子,游行无所畏。
男女所爱物,统统我皆舍;汝能顺我心,我当作汝意。’
乃往长远世,过百刹尘劫,有劫名清净,天下名光亮。
汝能知法不?能净众生不?为住于法中,为住于不法?
时我见太子,而生尊敬心,愿得备瞻侍,幸蒙哀纳受。
太子始生日,即从莲华生,其目净修广,肢节悉具足。
尔时,无忧德神说此颂已,为爱乐法故,随逐善财,恒不舍离。
善财孺子言:“圣者,如向所说,愿我皆得。圣者,我愿统统众生,息诸热恼,离诸恶业,生诸安乐,修诸净行。圣者,统统众生,起诸烦恼,造诸恶业,堕诸恶趣,若身若心恒受楚毒,菩萨见已心生忧恼。圣者,比方有人,唯有一子,爱念情至,忽见被人割截肢体,其肉痛切不能自安。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,见诸众生以烦恼业堕三恶趣受各种苦,心大忧恼。若见众生起家、语、意三种善业,生天人趣受身心乐,菩萨尔时生大欢乐。何故故?菩萨不自为故求统统智,不贪存亡诸欲欢愉,不随想倒、见倒、心倒、诸结、随眠、爱见力转,不起众生各种乐想,亦不味著诸禅定乐,非有停滞、疲厌、退转住于存亡。但见众生于诸有中,具受无量各种诸苦,起大悲心,以大愿力而普摄取。悲愿力故,修菩萨行,为断统统众生烦恼,为求如来统统智智,为扶养统统诸佛如来,为严净统统泛博国土,为净治统统众生乐欲及其所有身心诸行,于存亡中无有疲厌。
无量劫顶戴,泛博金刚山;若能眷纳我,甘心受此苦。
众生统统患,善达彼缘起,应病而与药,统统能毁灭。
“佛子,若菩萨靠近善知识,则能精进不退修习出世无尽佛法。佛子,菩萨以十种法,承事善知识。多么为十?所谓:于本身命无所爱惜,于世乐具心不贪求,知统统法性皆划一,永不退舍统统智愿,察看统统法界实相,心恒舍离统统有海,知法如空心无所依,成绩统统菩萨大愿,常能示现统统刹海,净修菩萨无碍智轮。佛子,应以此法承事统统诸善知识,无所违逆。”
尔时,善财孺子向迦毗罗城,思惟修习受生摆脱,增加泛博,忆念不舍。
往昔家属天,名曰喜光亮;彼天为我说,道场佛兴世。
笔墨算数法,工巧诸技艺,统统皆通达,愿垂见纳受!
各种诸建立,各种诸形状,各种体名号,无边种寂静。
十方诸佛无有量,一念统统悉能入,心恒不舍诸如来,此向菩提大愿行。
“‘我身最端方,名闻遍十方,聪明无等伦,善达诸工巧。
彼佛涅槃后,有王名智山,统领阎浮提,统统无冤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