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魄在肺,三魂住肝,皆在精元以内,为命元精气所滋养,诸百节之精力,亦复如此,若人伤一处,到处皆损,而到处皆能济养受损之地,所耗散者,精元罢了;人之精元,种类有别,天赋一气,周行遍满,阴阳二类,亦为遍满,精气神者,亦遍满之,于此精力境地,先凝胞胎,复化肢体,脏腑骨节,渐次而成,经脉外相,复次而成,七月形备,十月胎圆;出世母胎,即堕后天,但以一阳充满发散,十四五年,形体乃成,自此今后,近死远生,以身心不反先本性故,失其性也,命自失矣。
丙申年七月廿三说去邪养真。
是故善修者,当明存亡理,制欲见自心,自心住本身。
世人以堕正邪之身返还无正邪之乡,岂易事乎?况复世人畴昔沉湎正邪已久,正邪习性深重,已堕后天之身,邪性即重,欲修入正,岂可不腐败?世人从赤子之心,渐生认识,渐俱思惟,渐兴爱憎,渐起欲求,至于成年,欲心渐重,况短智少慧之辈,孰能持赤子以来统统心性于现在?谁能持天真天真之意于当前?
若不立大德,谁肯舍欲染,欲解无私缘,还需重新看。
常诵圣言,邪见渐去,正意义惟,渐立于心,心正意纯,形影自正,世俗邪见,当得透明,以净明眼,见人间事,皆为修行,见修行法,皆人间事,圆转眼界,世所罕见,当善修持;世人得法而具邪见者,不为少有,以彼眼界粗陋故,我心尚重,不见划一,虽说圣言,而非圣贤,人间心中,另有胶葛,以是业障,不明人缘,至于深妙,则不能入。
自需为本份,莫兴自欲泉,欲泉生毒气,精力受感染,
如是阴邪无私之性,因何而起?众当思惟,阴邪私欲所保护者,不若此身乐欲及其身份、职位、名利、名誉,比方日月光照,众生藐小者,若不乐受光,则避荫地,若大神力众生不乐日月光,彼则生想,欲碎日月;至于人间,诸圣正善德光常照人间,有力宵小不乐圣教者,虽生痛恨而不过暂避,若彼大名声人不乐圣教,彼等则生心欲灭圣教,以彼等有大力能为此事耳。
饮食重浊者,邪气合命元,入住骨脏中,阴邪性深缠,
饮食需干净,莫使贪欲染,思惟及辩论,当起天真眼,
众修持者,稍有修为,即得精纯元气,能够悠长不食,乃至嫌弃炊火世味,日餐元气,而得养命,命精聚时,神性自明,性命之事,不有二也;如是上妙修为,趋天赋矣,未登玉阶,不能窥之,佩服养命,非所难也,食欲之关,亦驳诘事,乃至身内诸邪,睡魔寐性,皆可消逝,而于爱欲,淫乐之事,诸修士亦尴尬破,何故故也,盖是以事涉众生轮转底子也,若破此事,存亡可破,此关不过,循环不免。
执恋于身见,食淫二欲牵,摆荡于精力,劣性障返还,
多有是人,具各种业障,或已知,或不知,或虽知而以宿障不能顿消,此等诸事恼乱,至于修真,不得妙法,当听一言:
我常说的是清净有为的修炼体例,那么对于我说的修炼体例就要对劲忘言,不要死守着阿谁说辞,体味阿谁意义才是精华,若守着阿谁说辞,那是有为之心,不入有为之门;而有为之法,要修出各种考证才气,当时才气教习深切之法,现在有为之法,并没有深切的特别之法,当你能够进入初修的时候,就如同种子入了地,只要渐渐涵养,天然会破土抽芽。
诸学道者,当奉一事,不成烧毁,常诵圣贤文章,思之味之,与圣贤交感,感通圣心,便得圣意,此为大行,不成忽视,若无圣贤意境之感染,恐众学者皆被世俗妄欲所迷眼,是故不成烧毁,若已感通圣心,便与圣住,是入道人,是行道人,自明所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