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以贤人有为,故无败﹔
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宾。
君子居则贵左,用兵则贵右。
慎终如始,则无败露。
是以兵强则灭,木强则折。
神得一以灵﹔
死而不亡者寿。
夫礼者,忠信之薄,而乱之首。
天之道,其犹张弓欤。
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知名之朴。
自今及古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
六合不仁,以万物为刍狗﹔
上德有为而无觉得﹔
人多利器,国度滋昏﹔
故物或损之而益,或益之而损。
故贵以身为天下,若可寄天下﹔
犹兮若畏四邻﹔
前识者,道之华,而愚之始。
大道废,有仁义﹔
早服谓之重积善﹔重积善则无不克﹔
虚其心,实其腹,
此二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
见小曰明,守柔曰强。
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,
不贵可贵之货,使民不为盗﹔
今舍慈且勇﹔舍俭且广﹔
兕无所投其角,虎无所用其爪,兵无所容其刃。
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。
繁华而骄,自遗其咎。
损之又损,乃至于有为。
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。
玄牝之门,是谓六合根。
非其神不伤人,贤人亦不伤人。
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
夫二者各得所欲,大者宜为下。
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是非相形,高低相盈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恒也。
杀人之众,以哀思泣之,克服以丧礼处之。
执大象,天下往。
豫兮若冬涉川﹔
夫唯啬,是谓早服﹔
夫唯不成识,故强为之容:
治大国,若烹小鲜。
抱怨以德,安可觉得善。
吾得执而杀之,孰敢。
道生一,平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
太上,不知有之﹔
虽有荣观,燕处超然。
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,
知名之朴,夫亦将不欲。
不自矜,故长。
贤人不仁,以百姓为刍狗。
知我者希,则我者贵。
小邦不过欲入事人。
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整天号而不嗄,和之至也。
法律滋彰,盗贼多有。
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
其事好远。
旷兮其若谷﹔
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觉得和。
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﹔
甚爱必大费﹔多藏必厚亡。
朴虽小,天下莫能臣。
譬道之在天下,犹川谷之于江海。
天下多忌讳,而民弥贫﹔
挫其锐,解其纷。
处实在,不居其华。故去彼取此。
是谓行无行﹔攘无臂﹔
修之于身,其德乃真﹔
雄师以后,必有凶年。
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﹔
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
夫唯弗居,是以不去。
其次,亲而誉之﹔
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回到寝室,黄炎拿出一本品德经,渐渐细看:
知常容,容乃公,
大器晚成﹔大音希声﹔
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。以此。
知不知,尚矣﹔
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
见素抱朴,少思寡欲,绝学无忧。
骨弱筋柔而握固。
夫乐杀人者,则不成得志于天下矣。
夫慈以战则胜,以守则固。
无不克则莫知其极﹔莫知其极,能够有国﹔
民之处置,常于几成而败之。
埏埴觉得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
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
其政闷闷,其民淳淳﹔
同于道者,道亦乐得之﹔
取天下常以无事,及其有事,不敷以取天下。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﹔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宠辱若惊,贵大患若身。
以其终不自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