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没,就是积善道。”蔡吉指着卷轴上的三个大字侃侃而谈道,“太上曰:‘休咎无门,唯人自召。’为善为恶,报应昭昭,如影隋形,涓滴不爽。常报酬恶,大则夺纪减算,小则招毁受刑;苟能积善累功,大则增福添寿,小则免祸无形。为善之要,唯道是从。是道则进,非道则退;不怍神天。不愧屋漏亏己以待人,舍己觉得人,悯人之恶,乐人之善,济人之急,解人之危,人之有祸,若己有之;人之有罪,若己予之;被慈怀于万物,昭因果于隠微,积德不辍,天道佑之,灾害远之。”
其七为济世,即以教养民,布道天下。”
实在于吉在说出“天庭岂不是人满为患”以后,也感觉能够说话了。再说此蔡吉为承平道改名,订立新教义,都是出于美意,是想让承平道发扬光大。而如此顶撞太守可不妙。待见蔡吉并没有活力,反倒给了一个台阶下,本来惴惴不安的于吉在暗自舒了口气以后,便也顺服地向蔡吉拱手道,“府君说得是,老道以后便将府君这七条教义编辑成册,授予教民。”
div>
“恕本府孟浪,道长见度日人腾云驾雾成仙?”蔡吉略带嘲弄地反问道。待见于吉张口欲驳,蔡吉又将话锋一转道,“就算真有其人其事,也非平常百姓可求。莫非只因为百姓无财无势,就不得求仙乎?”
“然之,休得冒昧。”于吉低声一喝禁止了忘乎以是的弟子。实在于吉对于蔡吉小小年纪就能编写出如此大旨,一样也是深感惊奇。而于吉之以是不像其弟子那般冲动,归根结底是因为这十多年来黄巾的兴衰,令他早已不再信天理循环。不过眼瞅着蔡吉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,于吉还是非常合作地阿谀道,“府君高才,如此这般改名积善道,吾等教众便不会再被村夫所轻视。”
“唔,孙策已占有了曲阿啊。”蔡吉如有所思地点了点头。虽说孙策还是遵循本来的汗青线路连败笮融、刘繇,在江东拿下了第一块按照地。但一想到汗青上赫赫驰名的曲阿之战没了太史慈参与,想到被先人三国迷津津乐道的神亭一战已然消逝,蔡吉就俄然有了一种汗青正在手中偏离轨道的感受。
“回府君,韫乃钜鹿人。且韫尚在修行当中,当不得道长之名,还请府君以字相称。”王韫谦逊地作答道。
别看蔡吉现在将这段温和了释、儒、道三家理念的大旨思惟说得头头是道。究竟上,为了改进承平道,这些日子蔡吉可谓是绞尽了脑汁。须知,道家在本质上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宗教,其熟谙程度的门槛相对较高,非平常愚夫愚妇所能了解。而张角等人能提出“致承平”的理念,从而让道家由雅入俗,使其在底层公众中广为传播,这在汗青上已数异数。眼下蔡吉要在保持承平道“偏世俗”特性的根本上,消灭其**性,还要不能影响其对底层百姓的吸引力,这可不是件简朴的事。幸亏后代一千八百年的汗青为蔡吉供应了很多参照质料,这才让她清算出了面前的这份“积善道”教义来。
想到这里,于吉不得不感慨这人间还真有天授之才存在。十多年前张角假托“彼苍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承平”,吸引数十万百姓入教已经让于吉叹为观止。但张角所立之教义,比之面前的蔡吉仿佛又落了下乘。毕竟在人间建立传说中的承平之世过分困难,乃至不客气的说,这比登仙成仙还要虚妄。而老百姓眼瞅着乱世看不见绝顶,久而久之也就不再承平道了。以是说,这些年跟随于吉的承平教众与其说是承平之世会到来,不如说是崇拜他的符箓咒语。但现在蔡吉“积善成仙”的教义,无疑是为承平道在官方的生长指出了另一条明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