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黄帝内经 > 第74章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 (3)

我的书架

岐伯曰:夫六气之用,各归不堪而为化。故太阴雨化,施于太阳;太阳寒化,施于少阴;少阴热化,施于阳明;阳明燥化,施于厥阴;厥阴风化,施于太阴。各命其地点以征之也。

戊子 戊午岁

帝曰:愿闻其用也。

庚寅 庚申岁

岐伯曰:后皆三十度而有奇也。

岐伯对曰:夫六气正纪,有化有变,有胜有复,有效有病,分歧其候。帝欲何乎?

帝曰:假者何如?

帝曰:差稀有乎?

帝曰:水发而雹雪,土发而飘骤,木发而毁折,金发而腐败,火发而曛昧,何气使然?

下上少阳相火,中太商金远,下厥阴木。火化七,清化九,风化三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辛温,下辛凉,药食宜也。

岐伯曰:过分者暴,不及者徐;暴者为病甚,徐者为病持。

金郁之发,天洁地明,风清气切,大凉乃举,草树浮烟,燥气以行,雾数起,杀气来至,草木苍干,金乃有声。故民病咳逆,心胁满引少腹,善暴痛,不成反侧,嗌干面尘,色恶。山泽焦枯,土凝霜卤,怫乃发也。其气五,夜零白露,林莽声凄,怫之兆也。

上太阳水,中太角木运,下太阴土。寒化六,风化八,雨化五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温,中酸和,下甘温,药食宜也。

凡此十二变者,报德以德,报化以化,报政以政,报令以令,气高则高,气下则下,气后则后,气前则前,气中则中,气外则外,位之常也。故风胜则动,热胜则肿,燥胜则干,寒胜则浮,湿胜则濡泄,甚则水闭肿,随气地点,以言其变耳。

上太阴土,中少宫土运,下太阳水。风化清化胜复同,邪气化度也,灾五宫。雨化五,寒化一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苦热,中甘和,下甘热,药食宜也。

帝曰:愿卒闻之。

厥阴所至为支痛;少阴所至为惊惑,恶寒噤栗,谵妄;太阴所至为禾畜满;少阳所至为惊躁,瞀昧,暴病;阳明所至为鼽,尻阴股膝髀月行足病;太阳所至为腰痛。病之常也。

岐伯曰:不远热则热至,不远寒则寒至,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,下利之病生矣;热至则身热,吐下霍乱,痈疽疮疡,瞀郁,注下,瘛,肿胀,呕,鼽,头痛,骨节变,肉痛,血溢,血泄,淋闷之病生矣。

帝曰:四时之气,至有早晏高低摆布,其候何如?

水郁之发,阳气乃辟,阴气暴举,大寒乃至,川泽严凝,寒雾结为霜雪,甚则黄黑昏翳,风行气交,乃为霜杀,水乃见祥。故民病寒客肉痛,腰痛,大枢纽倒霉,屈伸不便,善厥逆,痞坚,腹满。阳光不治,空积沉阴,白埃昏暝,而乃发也。其气二火前后,太虚深玄,气犹麻散,微见而隐,色黑微黄,怫之前兆也。

辛卯 辛酉岁

丁亥 丁巳岁

岐伯曰:春气西行,夏气北行,秋气东行,冬气南行。故春气始于下,秋气始于上,夏气始于中,冬气始于标。春气始于左,秋气始于右,冬气始于后,夏气始于前,此四时正化之常。故至高之地,冬气常在,至下之地,春气常在,必谨察之。

上少阴火, 中太徵火运,下阳明金。热化七,清化九,正化度也。其化上咸寒,中甘寒,下酸温,药食宜也。

厥阴所至为软戾;少阴所至为悲妄;太阴所至为中满霍乱吐下;少阳所至为喉痹耳鸣呕涌;阳明所至皴揭;太阳所至为寝汗痉。病之常也。

木郁之发,太虚埃昏,云物以扰,大风乃至,屋发折木,木有变。故民病胃脘把稳而痛,上支两胁,鬲咽不通,食饮不下,甚则耳鸣眩转,目不识人,善暴僵仆。太虚苍埃,天山一色,或气浊色黄黑,郁若横云,不起雨,而乃发也,其气无常。长川草偃,柔叶呈阴,松吟高山,虎啸岩岫,怫之前兆也。

推荐阅读: 浩劫重生     梦入电影世界     总裁豪宠小宝贝     陆先生,听说你喜欢我     美味战国     武傲重生     农门辣妻:王爷宠上瘾     [娱乐圈]Pick Me     唐白传     七日成神     闲愁环     护花龙少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