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黄帝内经 > 第77章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(1)

我的书架

岐伯曰:六合之专精也?

帝曰:夫子言察阴阳地点而调之,论言人迎与寸口呼应,若引绳大小齐等,命曰平。阴之地点寸口何如?

岐伯曰:流行于地,所谓本也,余气同法。本乎天者,天之气也,本乎地者,地之气也。六合合气,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。故曰:“谨候气宜,无失病机。”此之谓也。

岁少阴在泉,热淫所胜,则焰浮川泽,阴处反明。民病腹中常鸣,气上冲胸,喘不能久立,寒热皮肤痛,目瞑齿痛出页肿,恶寒发热如疟,少腹中痛,腹大。蛰虫不藏。

阳明司天,燥淫所胜,则木乃晚荣,草乃晚生,筋骨内变,民病左胁痛,寒清于中,感而疟,大凉革候,咳,腹中鸣,注泄溏,名木敛,生菀于下,草焦上首,心胁暴痛,不成反侧,嗌干面尘腰痛,丈夫疝,妇人少腹痛,目昧,疡疮痤,蛰虫来见,病本于肝。太冲绝,死不治。

帝曰:愿闻其道也。

岐伯曰:悉乎哉问也!厥阴之复,少腹坚满,里急暴痛,偃木飞沙,倮虫不荣。厥肉痛,汗发呕吐,饮食不入,入而复出,筋骨掉眩,清厥,甚则入脾,食痹而吐。冲阳绝,死不治。

帝曰:善。邪气反胜,治之何如?

帝曰:尺候何如?

帝曰:治之何如?

帝曰:司气者何如?

治诸胜复,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,湿者清之,清者温之,散者收之,抑者散之,燥者润之,急者缓之,坚者软之,脆者坚之,衰者补之,强者泻之,各安其气,必清必静,则病气衰去,归其所宗,此治之大抵也。

岐伯曰:司天同候,间气皆然。

帝曰:愿闻上合昭昭,下合冥冥,何如?

岁阳明在泉,燥淫所胜,则雾清暝。民病喜呕,呕有苦,善大息,心胁痛不能反侧,甚则嗌干面尘,身无恩情,足外反热。

岐伯曰:厥阴之胜,治以甘清,佐以苦辛,以酸泻之;少阴之胜,治以辛寒,佐以苦咸,以甘泻之;太阴之胜,治以咸热,佐以辛甘,以苦泻之;少阳之胜,治以辛寒,佐以甘咸,以甘泻之;阳明之胜,治以酸温,佐以辛甘,以苦泄之;太阳之胜,治以甘热,佐以酸楚,以咸泻之。

太阳之胜,凝溧且至,非时水冰,羽乃后化。痔疟发,寒厥入胃,则内生肉痛,阴中乃疡,隐曲倒霉,互引阴股,筋肉拘苛,血脉凝泣,络满色变,或为血泄,皮肤否肿,腹满食减,热反上行,头项囟顶脑户中痛,目如脱,寒入下焦,传为濡泻。

岐伯曰:北政之岁,少阴在泉,则寸口不该;厥阴在泉,则右不该;太阴在泉,则左不该。南政之岁,少阴司天,则寸口不该;厥阴司天,则右不该;太阴司天,则左不该。诸不该者,反其诊则见矣。

岐伯曰:司气者主岁同,然不足不敷也。

少阳之胜,热客于胃,烦心,肉痛,目赤,欲呕,呕酸,善饥,耳痛,溺赤,善惊谵妄。暴热消烁,草萎水涸,介虫乃屈,少腹痛,下沃赤白。

帝曰:先岁物何也?

帝曰:间气何谓?

帝曰:六气相胜何如?

岐伯曰:此道之所主,工之所疑也。

岐伯曰:厥阴之胜,耳鸣头眩,愦愦欲吐,胃鬲如寒,大风数举,倮虫不滋。胁气并,化而为热,小便黄赤,胃脘把稳而痛,上支两胁,肠鸣泄,少腹痛,注下赤白,甚则呕吐,鬲咽不通。

帝曰:其主病何如?

岐伯曰:散也,故质同而异等也。气味有薄厚,性用有躁静,治保有多少,力化有浅深,此之谓也。

推荐阅读: 甜妻指令:老公,要抱抱!     绝世医圣回都市     傲世九界     请以爱渡平生     漫步大时代     史上最强龙婿     锦丽春     我给千金当保镖     罪案谜宗     陪你走过黄昏尽头     最强暴兵帝国     文艺人生路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