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精武门 > 孙禄堂武学录之拳意述真(无兴趣者勿入)

我的书架

拳术之道,要本身熬炼身材,以却病延年,无大难法,若与人相较,则非易事。第一用心谨慎,要知己知彼,不成骄贵,骄贵必败。若了解之人,久在一处,所练何拳,艺之深浅,相互皆知。或喜用脚,或善用手,皆知其大抵。谁胜谁负,尚不易言。若与不了解之人,初度见面,相互不知所练何种拳术,所用何法。若一比武,其艺浅者,自主时相形见绌。若皆是明手,两人相较,则颇不易言胜。所宜知者,一见面先察其人精力是否虚灵,气质是否薄弱,身躯是否活泼,再察其谈吐或谦或矜,其所言与其人之神情形体行动是否符合,观此三者,彼之艺能,知其大抵矣。及相较之时,或彼先动,或己先动,务要辨阵势之远近、险隘、广狭、死生。

河图之理藏之于内,洛书之道形之于外也。以是拳术之道体用俱备,数理兼该,性命双修,乾坤订交,合表里而为一者也。走练此图之意,九竿如同九人,如一人敌九,摆布扭转,曲伸来往,奔腾窜改,闪展腾挪,此中之法例,按着端方;此中之妙用,亦得要本身悟会耳。其图之道,亦和于乾坤二卦之理。六十四卦之式,皆含在此中矣。在人,贤者识其大者,不贤者识其小者,得之莫不有拳术之奇妙之道焉。

第一层练拳术之呼吸,将舌卷回,顶住上腭,口似开非开,似合非合,呼吸任其天然,不成着意于呼吸,因手足行动合于端方,是为调息之法例,亦即练精化气之工夫也。

练拳术不成刚强不通。若专以求力,即被力拘;专以求气,即被气所拘;若专以求沉重,即为沉重所捆坠;若专以求轻浮,神情则被轻浮所散。以是然者,外之情势顺者,自有力;内里中和者,自活力;神意归于丹田者,身天然重如泰山;将神情合一,化成虚空者,天然身轻如羽。故此不成专求。固然求之有所得焉,亦是有若无、实若虚,勿忘勿助,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安闲中道罢了。

因报酬一小六合,无不与六合之理相合,惟是六合之阴阳窜改皆有更易。人之一身既与六合事理相合,身材衰弱,刚戾之气,岂不能易乎?故更易之道,弱者易之强,柔者易之刚,悖者易之和。以是三经者,皆是窜改人之气质,以复其初也。易骨者,是拳中之明劲,练精化气之道也。将人身中狼藉之气,收纳于丹田以内,不偏不倚,和而不流,用九要之范围熬炼,练至于六阳纯全,刚健之至,即拳中高低相连,手足相顾,表里如一。至此,拳中明劲之功尽,易骨之劲全,练精化气之功亦毕矣。

脚打分离打三,五行四梢要合全。气连情意随时用,突破身式无遮拦”。此是二步暗劲,形迹有无之用也。“拳无拳,意偶然,偶然当中是真意。拳打三节不见形,如见形影不为能”,随时而发;一言一默,一举一动,去处、坐卧、乃至饮食、茶水之间,皆是用;或有人处,或无人处,无处不是用,以是无入而不得意,无往而不得其道,乃至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也。此皆是化劲神化之用也。但是所用之真假奇正,亦不成专成心用于奇正真假。虚者,并非公用虚于彼。己手在彼手之上,用劲拉回,如落钩竿,谓之实;己手在彼手之下,亦用劲拉回,彼之手挨不着我的手,谓之虚。并非专成心于真假,是在彼之情势感到耳。奇正之理亦然:奇无不正,正无不奇;奇中有正,正中有奇,奇正之变,如循环之无端,所用不穷也。拳经云:“拳去不空回,空回总不奇”,是此意也。

推荐阅读: 第一狂妃:废材三小姐     美食猎骨     我是传奇BOSS     重生八零撩人军婚     爱上美女上司     前任个个是女神[快穿]     恒纪元:监守者     一诺尽余生     霸道总裁请轻宠     她又回来了     边域奇谋     青城的成长泪史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