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晋朝廷获得大秦出兵伐晋的动静,慌作一团,孝武帝调集众臣参议对策。唯有谢安不惊不慌,很安然地阐述了“有道”与“无道”的干系,也就是公理与非公理的辩证干系。他指出,两邦交兵,无道必败。大秦无端打击大晋就是无道,并且违背民意。我们抗击侵犯,是有道抗无道,必然胜利。这谢安可不是普通人物,曾隐居东山,后被重新起用。“东山复兴”就是由他而演变出的一句成语。
谢安的话,鼓励了多数大臣的志气,终究同一定见,出兵抗秦。孝武帝任命谢安为天下统帅,卖力抗秦之事。
第二天一早,众将伴随苻坚在寿阳城头张望晋军静态,只见淝水对岸战船密布,旗号飘荡,兵士正在练习拼杀,喊声震天,斗志显得非常畅旺。苻坚内心胆怯起来,问苻融晋军有多少人马。苻融说有十万多人。苻坚又向远处八公山上了望,只见丛林中影影绰绰埋伏着很多晋兵,不由大惊道:“啊!山那边也是晋兵,只这一处就有十万兵马,谁知山后有多少人呢?”
苻坚已无能为力,骑着马从荒漠巷子逃窜,听到风声和鹤群的叫声,也觉得是晋兵追来了,这就是“风声鹤唳”的来源。
苻融见苻坚如此固执,只好使出最后一招,把王猛临死之前说的话又重新提起:“东晋虽居江左,倒是晋朝正统。他们与邻国敦睦相处,海内百姓糊口也很安宁,臣死今后,陛下不要攻打晋国,鲜卑、羌虏才是后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