厥后年经渐久,兄弟俩隔阂渐除,樊忠也已在军中搏着名声,便常回北望山上,兄弟相叙。莫凌寒见他乃是为国杀敌,并非出于私心,再加他已弃剑用刀,也不怪他。只是樊忠离山已久,已不算铁剑门人,萧铁抄本日单单向他搦战,世人也不知他该如何应对。
铁剑门世人见吴士奇先输了一阵,都烦闷不已,杜刚倒是不平,嚷嚷着要上第二阵。却见萧铁手上前对萧千绝道:“二哥先胜一场,我这当兄弟的天然不甘逞强,也来立个功,不知大哥意下如何?”萧千绝见已胜一场,心中欢畅,见萧铁手心痒难耐,便由着他去。杜刚正要上前,却听萧铁手道:“你且慢来,我想指定一人,却不知他敢不敢来和我打过。”杜刚叫道:“怎能由你指定?若你叫一个才入门的弟子和你打,那还打个球?”世民气道也是,天然不依他。
萧铁手却早已等候不及,见樊忠一了局,便欺身而上,一手鹰爪功凌厉狠辣,招招不离樊忠关键,贰心中非为其他,只是旨在报那三刀之仇。世人见他一手铁爪窜改繁多,刚猛中埋没阴柔,已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,都不由为樊忠捏了一把汗。冷凌秋心道:怪不得那日陆封要让本身和聂玲儿先走,这等工夫,便是几十上百个本身,也绝非他敌手,如果被他拿住,哪有反击之力?他本来觉得这萧铁手是鲁莽之人,此时一见,才知他功力高强如此。这‘萧氏三雄’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。
哪知樊忠哈哈笑道:“我虽非铁剑门中之人,却有竭忠尽义之心,你要找我打,我也不会就此怕了你。”说完单刀一摆,又道:“那**退你,乃是我用刀之故,想必你也不平气,本日我便不消刀,也让你晓得我铁剑门并非好欺。”说着连刀带鞘,掷于地下,入土三分。
樊义见他弃刀了局,和萧铁手徒手相搏,心中暗觉不当。方才萧一凡托大,被吴士奇逼的险象环生,最后靠内力刁悍,才幸运得胜,而这萧铁手又有所分歧,他号‘铁手鹰王’一身武功全在手上,一双铁手似钢似铁,樊忠无刀在手,已让他捡了个天大便宜,何况还是近身相斗。如果一个不慎再输一场,这《农耕伐渔图》岂不是拱手相让?师父尚未出关,铁剑门一脉荣辱,全担在他这大师兄肩上,又怎能掉以轻心?
樊忠乃是军士,疆场之上千军万马,岂能和江湖上参议竞技,单打独斗相提并论。他本来是前锋将军,天然身先士卒,常常跃马而出,便被几十人围攻。战马倒下之时,手中钢刀已是翻卷不堪,这时唯有近身搏斗,他这工夫便是是以而来。万军当中,刀枪剑戟,你来我往,不是你死便是我活,一招既出,便是杀着,容不得花拳绣腿,真真相合,都是以命冒死的招式。樊忠经历多了,天然也总结出一套本身武学,便是这手搏之术。
樊忠和樊义本是亲生兄弟,从小一起习武练剑,暮年二人闯荡江湖时便号‘忠义双伯’,只是二人虽一母同胞,却脾气差异,樊义细心慎重,樊忠勇武勇敢。厥后莫凌寒收这二报酬徒,传以剑法,本可朝夕相处,只是厥后胡人多次侵犯边陲,樊忠热血气盛,便言“大好男儿,岂能整日堕入江湖争斗。自当阵前杀敌,建功立业。”便要拉樊义前去当兵,当时樊义老婆难产早亡,樊瑾幼年无人看顾,天然不允,两兄弟争论不下,便以比剑决计,樊忠不敌樊义,就此弃剑用刀。
只是现在樊忠话已放出,天然不能相劝,免得食言而肥,让萧千绝抓住话柄。再说他已有多年未见过樊忠脱手,也不知他工夫究竟练的如何,心中忐忑不安。这时却见樊忠似心有感到,回望一眼,与他四目相对,眼神刚毅中略有萧洒之感。樊义与他从小长大,对这眼神再明白不过,那是一种成竹在胸的自傲。顿时放下心来,心道:他在军中摸爬滚打,经历过多少战阵,才气脱颖而出,做到万岁的保护将军。说不定自有一套对敌之策,也未可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