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论语 > 第2章 论语学而(2)

我的书架

③易:有两种解释;一是窜改的意义,此句即为尊敬贤者而窜改好色之心;二是轻视的意义,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。

子夏:姓卜,名商,字子夏,孔子的门生,比孔子小44岁,生于公元前507年。孔子身后,他在魏国鼓吹孔子的思惟主张。

上一章有“行不足力,则以学文”一句。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,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阐扬。子夏以为,一小我有没有学问,他的学问的吵嘴,首要不是看他的文明知识,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施“孝”、“忠”、“信”等传统伦理品德。只要做到了前面几点,即便他说本身没有学习过,但他已经是有品德涵养的人了。以是,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络起来浏览阐发,就更能够看到孔子教诲重在德行的根基特性。

【注释】

【原文】

本章中,孔子提出了君子该当具有的品德,这部分内容首要包含持重严肃、当真学习、慎重交友、过而能改等项。作为具有抱负品德的君子,从表面上该当给人以持严峻雅、严肃深沉的形象,令人感到慎重可靠,能够付之重托。他正视学习,不自我封闭,长于交友朋友,并且有错必改。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称首要的。作为具有高朱紫格的君子,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弊端和不对的精确态度,能够说,这一思惟闪动着真谛光辉,反应出孔子抱负中的完美品德,对于研讨和了解孔子思唯有首要意义。

儒家正视孝的品德,是因为孝是忠的根本,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,他是不成能为国尽忠的。以是忠是孝的延长和外化。关于忠、孝的品德看法,在《论语》书中经常呈现,表白儒家非常正视忠孝等伦理品德看法,但愿把人们塑形成有教养的忠孝分身的君子。这是与春秋期间宗法轨制相互适应的。只要做到忠与孝,那么,社会与家庭便能够获得安宁。

1.9 曾子曰:“慎终①追远②,民德归厚矣。”

孔子并不信赖鬼神的存在,他说“敬鬼神而远之”,就证了然这一点。固然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以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类主张,但他却非常正视丧祭之礼。在孔子的看法中,祭奠已经被异化,不但是祭奠亡灵,而是把祭奠之礼看作一小我孝道的持续和表示,通过祭奠之礼,,能够依托和培养小我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感情。是以,本章还是持续深化“孝”这一品德看法和品德行为的内容。

【原文】

⑥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:就字面了解即为:和顺、仁慈、恭敬、简朴、谦让。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。

②追远:远指先人。旧注曰:追远者祭尽其敬。

③学则不固:有两种解释:一是作坚毅解,与上句相连,不持重就没有严肃,所学也不坚毅;二是作固陋解,喻人见闻少,学了便能够不固陋。

②重:持重、矜持。

【译文】

1.7 子夏①曰:“贤贤②易色;事父母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④;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虽曰未学,吾必谓之学矣。”

⑤无:通毋,“不要”的意义。

⑦过:错误、不对。

1.10 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:夫子③至因而邦④也,必闻其政,求之与,抑⑤与之与?”子贡曰:“夫子温、良、恭、俭、让⑥以得之。夫子之求之也,其诸⑦异乎人之求之与?”

【评析】

【评析】

1.11 子曰:“父在,观其①志;父没,观其行②;三年③无改于父之道④,可谓孝矣。”

⑤抑:表示挑选的白话连词,有“还是”的意义。

【原文】

【原文】

推荐阅读: 迟到魔王的奶爸人生     重返十七岁     你从时光中走来     冥妻     当兄弟们穿成女团爱豆     仙界第九号禁令     爱上你爱上寂寞     凌虚幻镜之凤栖帝国     奶爸的荒野生涯     晋水东流     一夜荒唐:我和离婚主妇     骑龙幻想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