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本章内容见于《学而篇》1.11章,此处略。
【原文】
①约:束缚。这里指“约之以礼”。
【评析】
【原文】
【原文】
孔子说:“君子说话要谨慎,而行动要敏捷。”
【注释】
孔子说:“见到贤人,就应当向他学习、看齐,见到不贤的人,就应当自我检验(本身有没有与他附近似的弊端)。”
【译文】
春秋末年,社会动乱不安,臣弑君、子弑父的犯上反叛之事时有产生。为了保护宗法家属轨制,孔子就特别夸大“孝”。以是这一章还是谈“孝”,要求后代从内心深处要贡献本身的父母,绝对从命父母,这是要赐与攻讦的。
①讷:痴钝。这里指说话要谨慎。
【原文】
①游:指游学、游官、经商等外出活动。
4.14 子曰:“不患无位,患以是立;不患莫己知,求为可知也。”
4.20 子曰:“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①
【原文】
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是先秦儒家关于“孝”字品德的详细内容之一。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束缚、要求后代为其父母尽孝。这类孝的原则在明天已经落空了它的意义。
孔子说:“能够用谦逊原则来管理国度,那另有甚么困难呢?不能用谦逊原则来管理国度,如何能实施礼呢?”
【评析】
②鲜:少的意义。
【译文】
【译文】
①放:音fǎng,同仿,师法,引申为寻求。
4.15 子曰:“参乎,吾道一以贯之。”曾子曰:“唯。”子出,门人问曰:“何谓也?”曾子曰:“夫子之道,忠恕罢了矣。”
【译文】
4.22 子曰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”
【评析】
孔子说:“不怕没有官位,就怕本身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。不怕没有人晓得本身,只求本身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晓得的人。”
【原文】
②斯:就。
【译文】
孔子说:“当代人不等闲把话说出口,因为他们以本身做不到为光荣啊。”
孔子说:“父母的年纪,不成不晓得并且常常记在内心。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命而欢畅,一方面又为他们的朽迈而惊骇。”
4.24 子曰:“君子欲讷①于言而敏②于行。”
【译文】
【原文】
孔子说:“君子明白大义,小人只晓得小利。”
【原文】
子游说:“事奉君主过分啰嗦,就会遭到欺侮;对待朋友太啰嗦,就会被冷淡了。”
孔子说:“事奉父母,(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处所),要委宛地劝说他们。(本身的定见表达了,)见父母内心不肯服从,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,并不违背,替他们劳累而不痛恨。”
【评析】
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分歧范例的品德形状,以为君子有高贵的品德,他们胸怀弘远,视野开阔,考虑的是国度和社会的事情,而小人则只晓得思恋乡土、小恩小惠,考虑的只要小我和家庭的生存。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辨别点之一。
【原文】
4.17 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孔子说:“父母活着,不阔别故乡;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,也必须有必然的处所。”
【注释】
②方:必然的处所。
孔子说:“为寻求好处而行动,就会招致更多的痛恨。”
【译文】
4.25 子曰:“德不孤,必有邻。”
【译文】
4.18 子曰:“事父母几①谏,见志不从,又敬不违,劳②而不怨。”
【评析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