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生大欢乐,自知当作佛。”
千二百罗汉,悉亦当作佛。
比方优昙华,统统皆爱乐,
白镴及铅锡,铁木及与泥,
是名转法轮,便有涅槃音,
若人信归佛,如来不欺诳,
诸佛灭度已,扶养舍利者,
聪明甚奥妙,诸佛之所得。
“文殊师利,我住于此,
其求缘觉者,比丘比丘尼,
“舍利弗当知,我以佛眼观,
佛子行道已,来世得作佛,
今相如本瑞,是诸佛便利,
深切诸邪见,以苦欲舍苦,
佛灭度后,扶养舍利。
我慢自矜高,谄曲心不实,
尔时,弥勒菩萨欲自决疑,又观四众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,及诸天、龙、鬼、神等众会之心,而问文殊师利言:“以何人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,放大光亮照于东方万八千土,悉见彼佛版图寂静?”因而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,以偈问曰:
“诸善男人,如畴昔无量无边不成思议阿僧祇劫,尔时有佛,号日月灯明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人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世尊,演说正法,初善、中善、后善,其义深远,其语奇妙,纯一无杂,具足明净梵行之相。为求声闻者,说应四谛法,度生老病死,究竟涅槃。为求辟支佛者,说应十二人缘法。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,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成统统种智。次复有佛,亦名日月灯明;次复有佛,亦名日月灯明;如是二万佛,皆同一字,号日月灯明,又同一姓,姓颇罗堕。
又见佛子,何尝就寝,
如是诸众生,皆已成佛道。
佛悉知是已,以诸缘比方,
佛已曾世世,教养如是等。
乃至举一手,或复小低头,
破魔兵众,而击法鼓。
亦无贪嫉意,断诸法中恶,
时佛说大乘,经名无量义,
佛未削发时,所生八王子,
皆悉能忍,以求佛道。
亦满十方界,其数如竹林,
坚毅无上道,当见无数佛。
唯此一究竟,余二则非真,
是妙光法师,奉持佛法藏,
众生到处著,引之令得出。”
或见菩萨,而作比丘,
世尊在大众,敷演深法义,
借使满人间,皆如舍利弗,
有忸捏清净,志求佛道者,
若报酬佛故,建立诸形像,
佛力无所畏,摆脱诸三昧,
诸天龙神,人及非人,
眉间光亮,照于东方,
尔时,舍利弗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此等闻得佛,大喜充遍身,
无问而自说,称叹所行道,
佛此夜灭度,如薪尽火灭,
若人于塔庙,宝像及画像,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佛知彼心行,故为说大乘,
及见诸天人,龙神夜叉众,
八十小劫中,广宣法华经。
言辞便利力,令统统欢乐。
一心以妙智,于恒河沙劫,
世尊演说法,度无量众生,
护惜其瑕疵,是小智已出,
佛说是法华,令众欢乐已,
我则堕悭贪,此事为不成。
身心寂不动,以求无上道。
“世雄不成量,诸天及世人,
便舍乐土,宫殿臣妾,
定慧力寂静,以此度众生。
是德藏菩萨,于无漏实相,
我令脱苦缚,逮得涅槃者,
我始坐道场,观树亦经行,
寻念畴昔佛,所行便利力,
宝饰辇舆,欢乐布施,
乃至于一偈,皆成佛无疑。
尽思共度量,亦复不能知。
无漏诸罗汉,及求涅槃者,
安隐众生故,亦说如是法。
及痴家属,靠近智者,
志求胜法,为说缘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