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莫瞧了,爹再给你去寻一只来。”
冯佟氏哪能不知贰内心的小九九,挑眉道:“如何?冬寒料峭的,不在府里莫非去街上喝风?”
冯佟氏打发下人去唤冯安。
背朝世人,他小手攥成拳头,握的死紧,心内一片火烧,小腿一通倒腾,到了冯娴的屋子。
公然只要冯府当家人才气震住这位小祖宗,冯安立马将腿放下,正襟端坐,期呐呐艾道:“娘,爹这几日都在府里待着?”
冯安面上一副事不关己的高深样儿,只滋溜着他的粥,两耳却暗里竖得忒直,内心非常幸灾乐祸。
“老爷呢?”
来人是个桃李韶华的小妇人,容长脸儿,长相清秀,只一脸委曲,头发混乱,衣裳也褶皱不堪。
要说他与这长姐冯娴的恩仇,乃是从小便种下的。他乃嫡宗子,自小受宠,爹娘将好东西一窝蜂地往他手里送。而他这长了六岁的长姐因着妒忌,没少给他下绊子,他掏个鸟窝、偷吃口酒等的调皮事都是她背后奉告的爹娘。年事愈长,她手脚亦不诚恳起来,今儿偷他个砚台,明儿藏他个玉笔,幸亏还是官宦人家的嫡女,说出去都嫌丢人!
“是。”
冯元想了想,朝天拱了拱手:“侯府是用御赐的贡米熬的,先喝侯府的罢,沾沾皇上犒赏的福分。”
“又如何了?”冯元皱眉瞧着那人,这架式就算他不问也知为何,伉俪闹了别扭便往娘家跑,一年总有几次,端的是不费心!
“就是你!还想抵赖,这铃铛是我亲手挂在咬白脖子上的,是你害死了它!”
宋嬷嬷笑着道:“老爷休沐三日,今儿便起得迟些。”
实在细提及来,她报应早来了。当年嫁进魏国公府,乃是高嫁,新婚夫婿是国公府嫡长孙,汴京的才子,谁不恋慕她命好?可才刚热乎两日,伉俪便生了龃龉,将国公府长孙院儿闹了个鸡飞狗跳。十六出嫁,现在二十了,结婚才四年,往娘家跑了不下二十回。他那姐夫也是个慎重的,不利娶了这么个缺德玩意儿,他都替姐夫糟心。
“吃甚么?”冯元案首阔步入了正厅,随口问道。
“大过节的也不去应酬应酬......”冯安撇撇嘴,满腹抱怨。
冯元伉俪两个听了冯安告的状,虽不知真假,也还是来问了问。冯娴委曲地抹着眼泪装傻:“爹娘自小偏疼渊儿,孩儿从不敢妒忌,姐弟互帮互爱才是天理。”顿了顿,她又转向冯安道:“渊儿痛失爱猫,内心难受,拿长姐出气便出罢,姐姐不会怪你。”
瞧冯安一阵风跑走,冯娴眨眨眼,这才想到方才弟弟可没说咬白是如何死的,自个儿却抢着不打自招了,她烦恼地直顿脚。
冯佟氏扶额,头疼道:“的确是两个朋友,三日一小吵,仲春一大吵,今儿又是因何事?”
冯安倔强地摇点头:“孩儿不要了,再不养猫儿了,爹让下人将它厚葬罢。”说完也不睬旁人,回身走了。
“收起你那吊儿郎当的贩子样儿。”冯佟氏皱眉,瞧他仍不觉得然,恐吓道:“你爹这几日休沐,此时正洗漱着,斯须便来了,到时有你好果子吃!”
她话音方落,门口便闪出去一人,大声抱怨道:“爹娘可要给孩儿作主啊!”
呵呵,一晃畴昔八年,冯娴的歹性从未改过,此时望着长姐的一身狼狈,冯放内心笑笑,公然作歹自有天收,现在这不是报应了?
“甚么呀,你说甚么呢?”冯娴心虚,这时候哪能承认。
宋嬷嬷缓慢扫了眼冯元才嗫嚅道:“姑奶奶与姑爷生了龃龉,老奴去时,他二人正吵着嘴,老奴也不便多待,回府时,姑奶奶也......跟着回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