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真见二人沉默无语,淡淡一笑,接道:“当然,这些事自有父皇和各位臣工操心。我想起了,灵运公和延之兄还在等我喝茶喝酒。二位请了,义真告别。”说完,也不睬二人,衣袂飘飘,毅但是去。
一席话把谢晦和徐羡之说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,二人面面相觑,无言以对。
当初,刘义真见刘裕要率主力分开关中,百姓们闻风上门死力挽留,他也试图劝止父亲南下。但刘裕为了权势,为了皇位,还是率主力分开了关中。刘义真亲目睹父亲为了皇位,捐躯了那么多无辜的生命,深感一将功成万骨枯。此番经历后,他将世事统统勘破,除了牵挂绮云的安危外,万事随心。
在他的耳畔模糊响起一个漂渺的声音,“你必然要好好的,安然地回到建康去。义真,保重……”面前恍忽看到穿了本身披挂的人儿,策马飞奔远去。
“何危之有?”义真反问他们:“且不说东北有黄龙国,西北有凉国,国巷子远不敷为惧。但北有魏国拓跋嗣,西有胡夏赫连氏,他们长于策画,文臣武将,人才浩繁,能征善战,都是我朝之大敌。谢公如何就忘了呢?”
未等人通报,义真直接进了三弟的寝室。只见寝室中雅洁洁净,房中飘着淡淡的药香味,异化着清爽的花香。义真寻香看去,见义隆的床头放着一盆麝香百合,开得正艳,洁白的花朵衬得嫩绿的叶子,更加显得白的似雪,绿的如玉。
现在,他身穿一身素净的月白长衫,正单独一人站在城楼之上,负手而立,神采沉寂,双目直望长安方向。
义真聪慧一点就透,只是对绮云体贴则乱,思路骚动。听义隆阐发得有理,义至心中的忧愁去了大半,点头道:“但愿如你所说,绮云真的能安然无事。”
义隆见义真秀眉微蹙,并不出声,清咳了两声,开口扣问道:“义真,你又在思念绮云吗?”
沉默了半晌,义隆缓缓说道:“与胡夏的深仇大恨,要从长计议。至于绮云……吉人自有天相吧。”
也不知站了多久,望了多久,身后传来的清咳声惊醒了他。他闻声转过身来,只见是父皇身边两位红人,谢晦和徐羡之站在的他身后,也不知他们二人来了多久。义真见了他们,微点了点头,淡淡地问候了两人。
义隆卧坐在床头,手捧一本《汉书》,正看得出神。义隆见二哥来看望他,便放动手中书卷,叫人从速看座。本身正欲起家,被义真一把摁住,方才作罢。
刘裕的众位儿子们身着喜服,面露忧色,却有两小我与四周喜庆的氛围格格不入。一个是三公子刘义隆,自幼体弱多病,此次更是自四月以来缠绵病榻,至七月才垂垂大病初愈。
“绮云,你在那里……你现在可好?”义真在内心问道,“此生,义真还能与你共剪窗烛,同阅诗书吗?”不知不觉面前浮起一片水雾,远处的风景昏黄苍茫。
义真点了点头,忧心肠说道:“绮云不知在那里,好久都没有她的动静了,这让我非常忧心。我回到建康后,请父亲出兵讨伐赫连勃勃,夺回关中。但是,父亲整日忙于即位事件,底子得空顾及。”
谢晦奇道:“二公子,现在新朝内四海升平,陛下安定四方。北府兵所到之处,仇敌无不闻风丧胆,何危之有?”
这一年的七月,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,即天子位,国号为大宋,年号永初,仍定都于建康,是汗青上南朝的开端。刘裕立宗子刘义符为太子,封次子刘义真为庐陵王,封三子刘义隆为好都王。
义真冷酷地说道:“荣登大宝,位极人臣是你们的夙愿和寻求,并不是义真所求。义真居安不敢忘危,有甚么值得欢畅的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