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数不消筹策﹔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,
诚全而归之。
我独泊兮,其未兆﹔
自见者不明﹔自是者不彰﹔
善行无辙迹,善言无瑕谪﹔
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。
常使民无知无欲。
信不敷焉,有不信焉。
行不言之教﹔万物作而弗始,
我独异于人,而贵食母。
知常容,容乃公,
知常容,容乃公,
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
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
繁华而骄,自遗其咎。
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。
此三者不成致诘,故混而为一。
俗人察察,我独闷闷。
不自是,故彰﹔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六章
公乃全,全乃天,
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
夫唯不成识,故强为之容:
悠兮其贵言。
其次,侮之。
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
《品德经》——《老子品德经》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十七章
儽儽兮,若无所归。
五色令人目盲﹔五音令人耳聋﹔五味令人丁爽﹔
敝则新,少则得,多则惑。
老子:「品德经」:第七章
是谓袭明。
其上不皦,其下不昧。
上善若水。
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
是以贤人之治,
吾何故知众甫之状哉。以此。
俨兮其若容﹔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,斯恶已。
有物混成,先六合生。
弱其志,
太上,不知有之﹔
企者不立﹔跨者不可﹔
明白四达,能无知乎。
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。
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﹔常有,欲以观其徼。
古之善为道者,奥妙玄通,深不成识。
不自矜,故长。
爱国治民,能有为乎。
强其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