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盛世明王 > 十二、奔大宁朱棣巧借兵 留北平高炽智守城

我的书架

朱棣来到大宁,他把军队留在城外,只带着亲信来到宁王府。宁王朱权传闻朱棣穷蹙而来求救,朱权虽有顾忌,可还是出门相迎,两兄弟相见以后自是分外亲热,朱棣抱住朱权大哭起来,诉说本身如何不得己才起兵,痛斥建文如何毒害你我兄弟。朱权与朱棣同病相怜,便留朱棣在府中住了几日。这几日当中,朱权见朱棣并无非常意向,因而放松了警戒。就在这几日,朱棣的亲信已打通了朵颜三卫的首级。

朱棣回到了燕王府,正在书房中愁着攻不下真定城之事,朱棣对道衍说道:“耿炳文绝非等闲之辈,太祖天子打天下时,他死守长兴十年之久,张士诚都无可何如。现在这耿炳文守真定,本王该如何攻陷?”不待道衍开口,马三保便前来禀报:“殿下,朝廷撤了耿炳文的大将军之职,改任曹国公李景隆为大将军,率五十万雄师北上,现在曹国公已率军驻守在河间了。”朱棣听闻朝廷改任李景隆为大将军,俄然暴露了几分欣喜,因为李景隆乃是他的侄儿,朱棣对本身的这个侄儿非常体味,因而朱棣忙对马三保说道:“太好了,李景隆色厉而中馁,况乃赵括之辈,虽熟知兵法,却都是纸上空谈。建文任他为大将军,是自取灭亡。快,快将张玉、朱能他们叫来。”三保回声而去。

曹国公李景隆被任命为大将军,这日李景隆帅五十万雄师在长江边筹办北上伐燕。俄然朱允炆穿戴武弁服,乘龙辇带着卤簿仪仗亲来送行。只听朱允炆说道:“赐曹国公李景隆通天犀带。”李景隆受宠若惊,赶快叩首谢恩,朱允炆走上前去,“朕还要将这斧钺赐赉曹国公,有这斧钺在手,曹国公可便宜行事,先斩后奏。”朱允炆说完,便将手中的斧钺递给李景隆,李景隆接过斧钺,感激涕零,跪在地上不知说甚么好。朱允炆扶起李景隆,“景隆表兄快请起,你与朕一同长大,当年我们在大本堂一同读书的景象朕还记得,此次伐燕,全都仰仗景隆表兄了。”李景隆说道:“陛下大恩,臣没齿难忘,不伐燕建功,臣无以报陛下。”朱允炆笑笑,随后亲身牵过来一匹马,说道:“请景隆表兄上马。”李景隆诚惶诚恐,“这如何使得,陛下怎可为微臣牵马。”“如何使不得?景隆表兄是伐燕的功臣。这是皇爷爷在时,赐与朕的汗血宝马,本日朕赐赉景隆表兄了。请景隆表兄上马。”李景隆跨上战马,朱允炆挥了挥手,说道:“景隆表兄旗开得胜。”李景隆感激万分,抱拳说道:“陛下放心,臣定经心极力。”说完,李景隆带领五十万雄师北上伐燕。

就在朱棣大宁“借兵”之时,李景隆求胜心切,带领军队一起直趋北平城下。世子朱高炽奉父王之命死守北平城,此时已是摆设结束。朱高炽为了燕王府一家的性命,为了父王的千秋基业,搏命保卫北平城,他亲身登城批示,徐令仪、张清瑶乃将门之女,皆穿戎装带领北平妇孺登城把守,一时候,北平城内妇孺皆兵。李景隆几次攻城皆被击退,遂命兵士火烧城门,徐令仪、张清瑶率城中统统妇孺打水灭火。李景隆见火攻不成,便命云梯攻城,高炽、令仪、清瑶又率城中军民用木石猛砸爬上云梯的朝廷军士。

朱权正担忧朱棣长居大宁会招致朝廷不满,遂与宁王妃商讨:“四哥长居大宁,恐怕陛下会迁怒于本王。”宁王妃点点头,“若得了与他共同谋反的罪名更是不妙。”朱权边思考边说着:“可如何开口赶他走?毕竟本王与他同父所生,建文削藩,本王与四哥但是同命相连的。”二人正说着,俄然听闻朱棣在门外喊着:“十七弟,十七弟。”朱权与宁王妃起家之时,朱棣已走进房门,朱棣拱手对朱权说道:“十七弟接待四哥多日,四哥心中甚慰。”朱权忙说:“四哥说那里话。”朱棣又回身对宁王妃说道:“四哥叨扰数日,弟妹这几日也实在辛苦了。”宁王妃也赶快说道:“四哥过分客气了,都是自家的兄弟,四哥前来,怎能不好生接待。”朱棣叹了口气,“只是四哥再居大宁,恐怕扳连了你们宁王府,四哥明日便回北平去了。”朱权听闻朱棣要走,心中大喜,赶快说道:“四哥多保重,明日十七弟亲身为四哥送行。”“还是你我兄弟嫡亲,换作旁人,谁敢此时招四哥上门。”“四哥如此说便见外了,你我兄弟本就同心。”

推荐阅读: 离婚后,我的神医身份藏不住了     穿书后大佬每天都在崩剧情     骷髅兵的后宫     一剑万古     梁医生又在偷偷套路我     布衣神相     小鬼修仙     总裁有瘾:娇妻受不了     闪婚(gl)     少年王1     律政佳人     我在魔学院背论语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