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汉舆图(15张)
交际上,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,斥地了丝绸之路。并前后以两位翁主刘细君,刘解忧和亲西域乌孙,而达到了诽谤西域和匈奴,进而节制西域的目标,并开通了长安到中亚的丝绸之路,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换的桥梁。[44]
汉朝的纺织业亦有国营与民营之分,官方闻名纺织业者有陈宝光等。到东汉期间,蚕桑养殖在长江和岭南等地开端推行[169]。
永康元年(167年)十仲春二十八日,汉桓帝驾崩,无子嗣,由河间王刘开曾孙刘宏继位,是为汉灵帝,激发了以窦太后、窦武为首的外戚权势和以曹节、王甫为首的寺人权势的狠恶权力斗争。建宁元年(168)玄月初七,寺人策动政变,外戚权势被减弱。寺人则在同年制造第二次党锢之祸。而灵帝本人骄奢淫逸,为弥补财务公开卖官职,朝政败北到了顶点。导致了184年的黄巾叛逆。固然不久便安定了此兵变,但是汉朝当局经此一役已国力大减。且中心当局为顺利平叛,又将军权下放给各地州官。各地豪强大族今后开端渐渐拥兵自重,加以其本来已具有强大的经济气力,终究演变成东汉末年袁绍、袁术、曹操、孙坚、董卓等众豪强军阀盘据一方、群雄逐鹿的局面。[13]
昭宣复兴
汉昭帝刘弗陵
汉景帝身后,其子刘彻即位,即为汉武帝。刘彻在位期间采纳了一系列鼎新办法,克意进取,开疆拓土,奠定了汉朝强大的局面。[41]
昭烈帝刘备
拜见:秦末农夫叛逆、楚汉之争
汉武帝画像
军事上,主动对于汉朝的最大内乱—匈奴。汉武帝期间大幅进步甲士的报酬,在巡查北方时,一次犒赏边防军就达100万匹丝绸和200万钱。这期间汉朝前后呈现了卫青、霍去病、李广等优良将领,终究击溃匈奴,修建外长城之光禄塞、居延塞,光复河套并将河西归入版图,促使“漠南无王庭”的局面,又前后兼并南越、闽越、夜郎、滇国、卫满朝鲜等国,远征大宛降服西域诸国,使中国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强国。汉武帝期间奠定了汉地范围,也是汉朝走向强大的起点。[43]
汉明帝刘庄
昭烈帝刘备
汉武乱世
戚宦之争
汉朝画象砖“牛耕图”
拜见:戚宦之争、第一次寺人期间、放肆将军
汉武帝画像
吕后
拜见:文景之治、七国之乱、南越国
被外戚毒杀的汉质帝
文景之治
汉朝(前202—220年[1])是继秦朝以后的大一统王朝,因尚火德故称为炎汉[2-3],又因皇室姓刘而被称为刘汉[4],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期间,共传二十九帝,享国四百零五年。[5]
元兴元年(105年)冬12月,年仅二十七岁的汉和帝病逝。[102]出世仅百日的少子刘隆即位,是为殇帝。[103]汉殇帝在位8个月后离世,又迎立汉章帝之孙刘祜为帝,是为汉安帝,由太后邓绥临朝听政。邓太后节约节俭、任用贤能,使东汉度过“水旱十年”的艰巨局面,同时对本身家属的权势有所限定,但对寺人权势有所放纵。[104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