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首楞严经疏 > 第12章 (12)

我的书架

若目出者。既从目出。还从目入。即此华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。如有见者。去既华空。旋合见眼。若无见者。出既翳空。旋当翳眼。又见华时目应无翳。云何晴空号腐败眼 此不破目出。如人从屋出必有入。目既有见能出于华。华应有见。从目出去能华于空。自空归目合见于眼。若此华性虽从目出。而无有见。斯但为翳既从目出去翳虚空。归目之时应合翳眼。若汝执言实不成翳无妨见华。既无翳目。而能见华。见晴明空应是翳眼。云何见空号腐败眼 三结成虚妄

阿难。比方有人。手足宴安。百骸调适。忽如忘生。性无违顺 喻一真也。宴静。调和。适悦也。骸体也。忘生失色也。身肢温馨。恬然畅适。而无苦乐二境相逼。俄然如其无形普通。斯盖但以舍受呼应。不觉此形之有生也。李陵云。每一念至忽如忘生。法中可知

若因水有。则此瀑流性应非水。有统统相。今应现在 破水生流也。流从水生。水与瀑流两体应异。水为能生。流为所生。如树生果。果不是树。二俱现在。今且不然。如何因水耶

其人无端。以二手掌于空相摩。于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熟诸相。受阴当知亦复如是 喻起妄也。妄本无因故云无端。真妄和合如二手相摩。阿赖耶识变起人间。故云生涩滑等。或可二手及空喻根境识。根境识三和合生触。触是受因。今后领纳。故知受阴无明妄念。迷真和合假托而生。故下破之 二约喻广破二。一标无生

何故故。若从明来。暗即随灭。应非见暗。若从暗来。明即随灭。应无见明。若从根生。必无明暗。如是见精本无自性。若于空出。前瞩尘像。归当见根。又空自观。何干汝入 初破境生。境中自有明暗相背。因明即不见暗。以暗时无明见随明灭故。因暗反此。次破根生。根生即不假明暗。明暗不来。根无自性。此中言根生者。以自望自。非谓破识。亦可胜义望世俗根故云根生。次破空生。若言虚空能生胜义在浮尘内。进既观像。退应观根。又空中自能有见。何干汝之眼入 三结成虚妄

又掌出故。合则掌知。离即触入。臂脱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。必有觉心知出知入。自有一物身中来往。何待合知要名为触 若汝执言。掌虽生触。须待应时此触方出。若尔合既触出。离应触入。若触入时。所经之处应亦觉知触入踪迹。若实觉知。触常在体。应须常知。何待合知 三结成虚妄

阿难。是诸幻触。不从空来。不从掌出 冷暖本无。手合故有。故云幻触。受阴不实。妄缘假生。故无来处 二破生处

阿难。比方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。耳根劳故头中出声。兼耳与劳同是菩提。瞪发劳相 耳喻真性。手喻无明。真妄和合名塞。动念初起名劳。由念动故境现。如头出声。兼耳与劳下。此之动念与妄境地。能结之心所现之境。皆是菩提性中无明劳相此中塞耳同彼直视。故亦言瞪 二约尘辨无

是故当知。行阴虚妄本非人缘非天然性 如前可解 五识阴三。一寄喻总标

因于明暗二种妄尘。发见居中吸此尘像。名为见性。此见离彼明暗二尘。毕竟无体 既因动心现妄境地。于此妄境派成根尘。互为对待相形而立。本无自性。体不成得。下文云。由尘发知。因根有相。相见无性如同交芦。故云因于明暗发见居中。尘既发根。根还取境。根境既备方成见性。故云吸此名见性等。既因取境而得名见。故知此见从影象生。像喻尘也。起信云。如同明镜现于色像。现识亦尔。随其五尘对至即现。明暗尚如影象无体可得。况所发见而有体耶。故云离彼无体 二破成无相二。一标无生

推荐阅读: 不当舔狗后,校花骂我是渣男     凌霄之上     山色撩人     重生枭宠:神医弃后     邪王订制宠:爆萌小医妃     军婚缠人:首长我会乖     嫡女药师:邪王的极品私宠     我的镜像世界     电影角色入侵     七色彩石     最牛修仙高手     黑暗升华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