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首楞严经疏 > 第25章 (25)

我的书架

此大神力。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图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。于同发明。得无生忍 此叙观成获忍发此大用。四大身心。虚空佛国。同一虚妄唯是圆常。冥此发用。岂拘方所 四结酬所问

我于尔时。观界安立。观世动时。观身动止。观心动念。诸动无二等无不同 标所观境

我时觉了此群动性。来无所从。去无所至。十方微尘倒置众生同一虚妄。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天下内统统众生。如一器中贮百蚊蚋。啾啾乱鸣。于分寸中鼓发疯闹 正察看也。既天下身心皆由风动。风自何生而动诸物。物不动时去至何所。风既无从。物成妄动。故见十方统统众生。狂自鼓闹。同一虚妄本无所因 二观成获益

我顿发心。得大通达。如来惠我。法穿着身。须发自落 前闻人缘深义。即由人缘。深达实相。实相无相。身心寂灭。由是开悟名大通达 二因悟得通

优波离即从座起。顶礼佛足。而白佛言。我亲随佛踰城削发。亲观如来六年发愤。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摆脱人间贪欲诸漏。承佛教戒 优波离云近执。即如来为太子时靠近执事之臣也。在家执事。削发亦尔。遂见修行降魔制外断惑成道也。故承如来教以持戒。律中度诸释种先度波离者。盖以初虽随佛火线得度 二因戒获证

我初谛观。经三七日。见鼻中气。出入如烟。身心内明圆洞天下遍成虚净如同琉璃。烟相渐销。鼻息成白 初观白相。经三七今后见息气如同烟相。此观成时。身心内发。若身若器一时空净表里映彻如同琉璃。此则因观生灭息相。观心融明将发空慧遂洞身界。犹在便利未能忘缘。故见其烟变成白相 二明悟益

毗舍浮佛现在世时。世多饥荒。我为负人。无问远近唯取一钱。或有车牛被于泥溺。我有神力。为其推轮拔其忧?。时国大王延佛设斋。我于尔时。高山待佛。毗舍如来摩顶谓我。当平心肠。则天下地统统皆平 毗舍浮云遍统统安闲。平治路地。待佛颠末。佛以自证法门开示令平心肠。统统皆平。者心为万法所依。划一含育长养统统。故名为地。若能划一性观与此呼应。则统统法无不平等安闲无碍。由是佛名统统安闲耳 二因教获悟二。一正陈悟旨

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。悉皆清净。身心寂灭成阿罗汉。我是如来众中法纪。亲印我心。持戒修身众推为上 有威可畏。有仪可象。二百五十各有四仪。复对三聚。故成三千。复以三千。配身口七支四分烦恼。转成八万四千。今举大数耳。杀盗淫妄性元是罪。不待制止。犯即成业。故云性业。余即因过始制。制前犯即无罪。故云遮业。由持戒故不犯诸尘。尘既不生。身亦无得。故身寂灭。我身不有我心何依。根尘既亡心无统统。故亦寂灭。如是诸法一时清净。独一宝觉。本来无染。真持戒耳。由是获证。言法纪者结要之处。以能定夺重轻开遮持犯。制众行事。令人法高贵为后轨也 三结酬所问

观于身中水性无夺。初从涕唾。如是穷尽。津液精血大小便当身中旋复。水性一同。见水。身中与天下外浮幢王刹诸香水海。等无不同 一味水性。更非余大之所相倾。故名无夺。浮幢王刹香水海者。准华严经。华藏海中有大莲华。其莲华中有诸香水海。一一香水海为诸佛刹天下之种。今观身水与彼海同。故无不同 二叙偏证

若于他方恒沙界外。有一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。我于尔时。乘六牙象。兼顾百千皆至其处。纵彼障深未得见我。我与其人。暗中摩顶。拥戴安抚令其成绩 既以心闻。合法界体。境智无二。故法界中统统众生心中发明普贤行者。无不了知。无不起应。冥显二机皆获其益 三结答所问

推荐阅读: 道诡异仙     九炼归仙     进击在名侦探柯南     永不后退     惹火甜妻:老公大人,宠上瘾!     我真的是个小老师     穿书后我嫁给了残疾暴君     特工重生:快穿全能女神     蓝星纪     惹火上身:亿万首席惹不起     [综]穿到猎人当作家     寂灭帝尊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