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首楞严经疏 > 第30章 (30)

我的书架

虽蒙如来佛顶神咒冥获其力。尚未亲闻。唯愿大慈。重为宣说。悲救此会诸修行辈。末及当来在循环者。承佛密音。身意摆脱 文殊密诵以解淫难。故云未闻。今请显说。意欲传通至后代耳 三众咸伫听

阿难白佛言。世尊。我蒙如来无上悲诲。心已开悟。自知修证无学道成。末法修行建立道场。云何结界。合佛世尊清净轨则 我居佛世。蒙佛亲示当今开悟。已知修证必至无学。末法学人。必加功行。建立道场。有何体例令其轨则 二答释二。一示结坛体例二。一坛场基量

阿难。汝问摄心。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。求菩萨道。要先持此四种律仪。皎如冰霜。自不能生统统枝叶。心三口四。生必无因。阿难。如是四事。若不丢失。心尚不缘色香味触。统统魔事云何产生 戒是正顺摆脱之本。依是以戒得有定慧。故知三昧戒为先容。此之重禁。虽约身口。一一治心。既与定慧呼应。色香味触不过实相。岂有魔事恼乱行者 二劝诵神咒

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六(之二)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七

云何是人。惑乱众生。成大妄言 二结成明诫

于初七中。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。恒于六时。诵咒围坛。诚意行道。一经常行一百八遍。第二七中。一贯用心。发菩萨愿心无间断。我毗奈耶先有愿教。第三七中。于十二时。一贯持佛般怛罗咒。至第七日。十方如来一时呈现镜交光处。承佛摩顶 三七日中所行各别。初则礼佛围坛诵咒行道。此中必行五悔。礼佛求哀加被忏悔。离我慢障等。次则舍前所行。常发大愿。则运心泛博。离狭劣障。后则一贯诵持心咒。加持行门。防诸魔事。由斯三限助修之力。感到道交。显受佛应摩顶安抚 二入观行

佛告阿难。若季世人愿立道场。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腻香草。此牛唯饮雪山净水。其粪微细。可取其粪和合旃檀以泥其地。若非雪山。其牛臭秽。不堪涂地。别于平原。穿去地盘五尺已下。取其黄土。和上旃檀沉水苏合薰陆郁金白胶青木零陵甘松及鸡舌香。以此十种细罗为粉。合土成泥。以涂园地。周遭丈六。为八角坛 雪山牛乳纯是醍醐。统统茹退最为香洁。但和一味旃檀便可涂地。苟无此者。即取深土。别加众香十味和合。以涂园地。八角之坛。周遭应量。除地为之。仍无级数。即今墠也。坛虽八角。高低为十。以应圆数。以下文有悬镜相对高低交光一一镜中现十方佛。以表一身即十身十身即一身重重无尽相互闪现相互容受。即表证藏心不思议境地之相也。下文十方诸佛一时俱现镜交光处。是此相耳 二扶养法度二。一列供具二。一长时供具

二他力离魔。此为障重者助之以咒力也。文二。一述意略明四。一总结前文

如有宿习不能灭除。汝教是人。一心诵我佛顶光亮摩诃萨怛多般怛罗无上神咒。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有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心咒 前虽广说持戒清净皎如冰霜既不造新已离魔事。然有无始宿习垢障尘沙。如影随形。与道为妨。于修行者统统时障。或数病数恼多淫多嗔。或遭邪师。或遇魔娆。诸难竞起。皆是无始不善宿因邪思业种。熏识现行。常与正道觉得冤敌。凡夫始学。道力微小。不能排解。故佛有妙神咒。能灭宿世恶习令无娆恼。道力速成。不遭退屈前说定慧破烦恼障。复明戒学但止罪业。今说神咒。能破宿殃。兼除报障。三障苟亡。不证何待 三指陈服从

若诸比丘心如直弦。统统实在。入三摩提永无魔事。我印是人。成绩菩萨无上知觉 统统时中。悉无虚假。若斯人也真求道欤。岂不速至乎。若示相标形诈称得道。内怀谄曲。外规名闻。岂曰修行。故法华云。乱世恶比丘。邪智心谄曲。未得谓为得。我慢心充满。乃至衲衣在余暇。化名阿练若。当知是等尽行魔业 二结归邪正

推荐阅读: 九天苍穹变     男人使用手册     剑与财     魔道至擘     出道就是巅峰怎么办     我当操盘手的这几年     时先生,来日可期     穿越之乱世姻缘劫     人在NWO:魔王玩家不打怪只刷书     冥婚难缠     都市玄幻改造计划     西游之大召唤师    
sitema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