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李恪看来,栖云道人若只是个驰名无实之辈,见与不见都是普通,也无甚可惜,可若这栖云道人当真是世外高人,有通天之能,他可不是实打实的李恪,万一被看出了端倪,岂不是自寻死路吗?以是对李恪而言,栖云道长外出云游倒是正中他的下怀。
李恪入了后园,便专挑那人少僻静的巷子走,兴趣颇高,明显,比起那些玄而又玄的道经,这满园的秋色更合李恪的情意。
李恪沿着小径,顺着两旁适时盛放的秋菊缓缓前行,不知不觉,走到了一方木亭处。
瓶儿陪侍在李恪的身边,看着李恪微湿的鬓角,也不知是被露水打湿的,还是被汗水浸湿的,忙体贴肠问道:“小郎走了这般久,可要到这亭中稍歇半晌?”
道藏三千,大多晦涩难懂,撤除一本品德经李恪还晓得一些外,其他的大多连名字都未曾听过。
玄都观后园布局精美,风景幽致,李恪问了待客的道童,便与瓶儿一同今后园走去了。
木亭隐于松竹间,李恪初看时只能模糊见得木亭的一角,看的并不逼真,当李恪近了这亭子才发明,本来亭中已有旁人了。
这木亭依水而建,四围广植松竹,色彩墨翠,纵是天寒,也是郁郁葱葱的一片,不显半点荒凉。
李恪见大局已定,本身算了算时候,因而对身后侍立着的瓶儿低声道:“时候已经不早,阿娘恐已在观内等待,我们还是速速归去吧。”
李恪闻言,拱了拱手,谦善道: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,小子不过占了天时,算不得甚么棋力,先生才是真正的大国手,小子他日如有机遇再向先生就教。”
栖云道人云游终南山,对杨妃来讲天然是一场憾事,但李恪倒是乐见其成。
李恪个子虽比同龄人高些,但毕竟还是年幼,在这羽士看来还是孩童,这般小的年纪即使好棋,棋力也该有限,又能把棋局看很多深?
玄都观的后园多为羽士清修之地,平凡人等不得进入,不过李恪乃高朋,天然不会有人禁止。
李恪与亭中两人素不了解,没想到这羽士竟会俄然这么问,微微一愣,接着回道:“胜负已分,此棋已不必再看。”
李恪来的早,这两人也不比李恪来的早上多少,这棋盘之上统共不过才落了七八字,明显他们也方才坐定不久。
李恪温馨地看着亭中的两人,羽士执白子,先行,文士执黑子,后行,两人于棋道明显很有浸淫,棋力俱极是沉稳,前二十子倒也难辨高低,但跟着时候缓缓推移,一炷香以后,李恪却垂垂地看出了些许端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