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嘉三年丙寅,公元四二六年春,正月,谢晦弟黄门侍郎□爵驰使告晦,晦犹谓不然,以傅亮书示咨议参军何承天曰:“外间所闻,咸谓西讨已定,幼宗岂有上理!”晦尚谓虚妄,使承天豫立答诏启草,言伐虏宜须来岁。江夏内史程道惠得寻阳人书,言“朝廷将有大处罚,其事已审”,使其辅国府中兵参军乐冏封以示晦。晦问承天曰:“若果尔,卿令我云何?”对曰:“蒙将军殊顾,常思报德。事情至矣,何敢隐情!然明日戒严,动用军法,戋戋所怀,惧不得尽。”晦惧曰:“卿岂欲我自裁邪?”承天曰:“尚未至此。以王者之重,举天下以攻一州,大小既殊,逆顺又异。境外责备,上计也。其次以腹心将兵屯义阳,将军自帅大众战于夏口;若败,即趋义阳以出北境,其次也。”晦很久曰:“荆州用武之地,兵粮易给,聊且决斗,走复何晚!”乃使承天造立表檄,又与卫军咨议参军琅邪颜邵谋举兵,邵饮药而死。
丙寅,魏安宁殇王弥卒。
羡之以荆州地重,恐宜都王至,或别用人,乃亟以录命除领军将军谢晦行都督荆、湘等七州诸军事、荆州刺史,欲令居外为援,精兵旧将,悉以配之。
有司奏车驾依故事临华林园听讼。诏曰:“政刑多所未悉;可如先者,二公推讯。”
营阳王居丧无礼,好与摆布狎昵,游戏无度。特进致仕范泰上封事曰:“伏闻陛下时在后园,颇习武备,鼓鞞在宫,声闻于外。黩武掖庭以内,鼓噪省闼之间,非徒不敷以威四夷,只生远近之怪。陛下践祚,委政宰臣,合用高宗谅暗之美;而更亲狎小人,惧非社稷至计,经世之道也。”不听。泰,宁之子也。
甲申,谢晦以领军府屋败,悉令家人出外,聚将士于府内;又使中书舍人邢安乐、潘盛为内应。夜,邀檀道济同宿,晦悚动不得眠,道济寝息便熟,晦以此服之。
己卯,魏主还平城。
丁巳,魏以长孙嵩为太尉,长孙翰为司徒,奚斤为司空。
元嘉二年乙丑,公元四二五年春,正月,徐羡之、傅亮上表归政,表三上,帝乃许之。丙寅,始亲万机。羡之仍退位还第,徐羡之、程道惠及吴兴太守王韶之等并谓非宜,敦劝甚苦,乃复奉诏视事。
王弘自以始不预定策,不受司空;表让弥年,乃许之。乙酉,以弘为车骑大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
秦王炽磐遣太子暮末帅征北将军木弈干等步骑三万,出貂渠谷,攻河西白草岭、临松郡,皆破之,徙民二万馀口而还。
宋纪二(起阏逢困敦,尽强圉单阏,凡四年)
徐羡之等欲即以到彦之为雍州,帝不准;征彦之为中领军,委以戎政。彦之自襄阳南下,谢晦已至镇,虑彦之不过己。彦之至杨口,步往江陵,深布诚款,晦亦厚自笼络;彦之留马及利剑、名刀以与晦,晦由此大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