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,七月,魏长乐武烈公若于惠卒。
甲辰,遣司州刺史羊鸦仁督兖州刺史桓和、仁州刺史湛海珍等,将兵三万趣悬瓠,运粮食应接侯景。
丙子,群臣奉赎。丁亥,上还宫,大赦,改元,如大通故事。
甲申,虚葬齐献武王于漳水之西;潜凿成安鼓山石窟佛顶之旁为穴,纳其柩而塞之,杀其群匠。及齐之亡也,一匠之子知之,发石取金而逃。戊子,武州刺史萧梦熊攻东魏碛泉、吕梁二戍,拔之。
六月,戊辰,以鄱阳王范为征北将军,总督汉北征讨诸军事,击穰城。
高祖武天子十六
魏大赦。东魏高澄虑诸州有变,乃自出巡抚。留段韶守晋阳,委以军事;以丞相功曹赵彦深为大行台都官郎中。使陈元康豫作丞相欢条教数十纸付韶及彦深,在后以次行之。临发,握彦深手泣曰:“以母、弟相托,幸明此心!”夏,四月,壬申,澄入朝于邺。东魏主与之宴,澄起舞,识者知其不终。
蒲月,丁酉朔,东魏大赦。
景复乞兵于魏,丞相泰使同轨防主韦法保及都督贺兰愿德等将兵助之。大行台左丞蓝田王悦言于泰曰:“侯景之于高欢,始敦乡党之情,终定君臣之契,任居大将,位重台司;今欢始死,景遽外叛,盖所图甚大,终不为人下故也。且彼能背德于高氏,岂肯尽节于朝廷!今益之以势,援之以兵,窃恐朝廷贻笑将来也。”泰乃召景入朝。
丁亥,上耕藉田。
或告东魏大将军澄云:“侯景有北归之志。”会景将蔡道遵北归,言“景颇知悔过”。景母及老婆皆在邺,澄乃以书谕之,语以阖门无恙,若还,许以豫州刺史终其身,还其宠妻、爱子,所部文武,更不追摄。景使王伟答信曰:“今已引二邦,扬旌北讨,熊豹齐奋,光复中原,幸自取之,何劳恩赐!昔王陵附汉,母在不归,太上囚楚,乞羹自如,矧伊老婆,而可介怀!脱谓诛之无益,欲止不能,杀之无损,徒复坑戮,家累在君,何干仆也!”
侯景自念已与高氏有隙,内不自安。辛亥,据河南叛,归于魏,颍州刺史司马世云以城应之。景诱执豫州刺史高元成、襄州刺史李密、广州刺史怀朔暴显等。遣军士二百人载仗,暮入西兖州,欲剿袭之。刺史邢子才觉之,掩捕,尽获之。因散檄东方诸州,各为之备,由是景不能取。
辛未,高澄入朝于邺,固辞大丞相;诏为大将军仍旧,馀如前命。
甲午,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李系来聘。系,绘之弟也。
魏以开府仪同三司独孤信为大司马。
诸将皆觉得景之叛由崔暹,澄不得已,欲杀暹以谢景。陈元康谏曰:“今虽四海未清,法纪已定;若以数将在外,苟悦其心,枉杀无辜,亏废刑典,岂直上负天神,何故下安黎庶!晁错前事,愿公慎之。”澄乃止,遣司空韩轨督诸军讨景。
仲春,魏诏:“自今应宫刑者,直没官,勿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