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,戊寅,平津献侯公孙弘薨。壬辰,以御史大夫乐安侯李蔡为丞相,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。
春,大旱。
匈奴右贤王数扰乱朔方。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,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,左内史李沮为高弩将军,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,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,皆领属车骑将军,俱出朔方;大行李息、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,俱出右北平;凡十馀万人,击匈奴。右贤王觉得汉兵远,不能至,喝酒,醉。卫青等兵出塞六七百里,夜至,围右贤王。右贤王惊,夜逃,独与壮骑数百驰,溃围北去。得右贤裨王十馀人,众男女万五千馀人,畜数十百万,因而引兵而还。
时上方兴功业,弘因而开东阁以延贤人,与参谋议。每朝觐奏事,因言国度便宜,上亦使摆布文学之臣与之论难。弘尝奏言:“十贼彍弩,百吏不敢前。请禁民毋得挟弓弩,便。”高低其议。侍中吾丘寿王对曰:“臣闻古者作五兵,非以相害,以禁暴讨邪也。秦兼天下,销甲兵,折锋刃;厥后民以耰鉯、棰梃相挞击,犯法滋众,盗贼不堪,卒以乱亡。故圣王务教养而省禁防,知其不敷恃也。礼曰:‘男人生,桑弧、蓬矢以举之,’明示有事也。大射之礼,自天子降及庶人。三代之道也。愚闻圣王合射以明教矣,未闻弓矢之为禁也。且所为禁者,为盗贼之以攻夺也;攻夺之罪死,但是不止者,大奸之于重诛,固不避也。臣恐邪人挟之而吏不能止,良民以自备而抵法禁,是擅贼威而夺民救也。窃觉得大不便。”书奏,上以难弘,弘诎服焉。
夏,四月,赦天下。
淮南王安与来宾左吴等日夜为反谋,按舆舆图,摆设兵所从入。诸使者道长安来,为妄言,言“上无男,汉不治”,即喜;即言“汉廷治,有男”,王怒,觉得妄言,非也。
议郎周霸曰:“高傲将军出,何尝斩裨将。今建弃军,可斩,以明将军之威。”军正闳、长史安曰:“不然。《兵法》:‘小敌之坚,大敌之禽也。’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,力战一日馀,士尽,不敢有贰心,自归,而斩之,是示后无反意也,不当斩。”大将军曰:“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过间,不患无威,而霸说我以明威,甚失臣意。且使臣职虽当斩将,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诛于境外,而具弃世子,天子自裁之,于以见为人臣不敢擅权,不亦可乎?”军吏皆曰:“善!”遂囚建诣行在所。
弘性意忌,外宽内深。诸尝与弘有隙,无近远,虽阳与善,后竟报其过。董仲舒为人廉直,以弘为从谀,弘嫉之。胶西王端娇纵,数犯法,所杀伤二千石甚众。弘乃荐仲舒为胶西相;仲舒以病免。汲黯常毁儒,面触弘,弘欲诛之以事,乃言上曰:“右内史界部中多贵臣、宗室,难治,非素重臣不能任,请徙黯为右内史。”上从之。
元朔五年丁巳,公元前一二四年冬,十一月,乙丑,薛泽免。以公孙弘为丞相,封平津侯。丞相封侯自弘始。
单于既得翕侯,觉得自次王,用其姊妻之,与谋汉。信教单于益北绝幕,以诱罢汉兵,徼极而取之,无近塞。单于从其计。
王有孽子不害,最长,王弗爱,王后、太子皆不觉得子、兄数。不害有子建,材高有气,常怨望太子,阴令人告太子行刺汉中尉事,下廷尉治。
王召中郎伍被与谋反事,被曰:“王安得此亡国之言乎?臣见宫中生波折,露霑衣也。”王怒,系伍被父母,囚之。三月,复召问之,被曰:“昔秦为无道,穷奢极虐,百姓思乱者十家而六七。高天子起于行陈当中,立为天子,此所谓蹈瑕候间,因秦之亡而动者也。今大王见高天子得天下之易也,独不观近世之吴、楚乎!夫吴王王四郡,国富公众,计定谋成,举兵而西;然破于大梁,驰驱而东,身故祀绝者何?诚逆天道而不知时也。方今大王之兵,众不能非常吴、楚之一,天下安宁,万倍吴、楚之时,大王不从臣之计,今见大王弃千乘之君,赐绝命之书,为群臣先死于东宫也。”王涕零而起。